首页 > 动物保护 > 浏览文章

600余尾中华鲟放流长江 公益助力拯救濒危物种“水中大熊猫”

作者: 日期:2022年12月10日

5月14日上午,湖北省宜昌市杨岔路水运码头,在宜昌市委常委、副市长刘丰雷等领导、嘉宾、志愿者的共同见证下,总共666尾不同年龄段的中华鲟,争先恐后地冲过3个放流滑道鱼贯跃入长江,由此开启了在长江自然水域的全新生命历程。



鲟梦中华 守护长江放流活动现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所长邹桂伟介绍,当天放流的中华鲟由长江水产研究所人工繁育而来,涵盖4个不同年龄规格,从7月龄到14龄均有分布,其中成体和亚成体达30尾,包括4尾14龄和26尾8龄中华鲟;最长的中华鲟达212厘米,最重的有87公斤。




邹桂伟发表致辞



畜养池中的中华鲟
这场鲟梦中华 守护长江公益放流活动由国强公益基金会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广东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广东省青年商会、广东省海外留学青年联谊会共同发起,国华文旅和碧桂园鄂西区域共同承办,旨在同时号召更多社会公益力量拯救濒危中华鲟,保护长江生态。



放流现场
碧桂园集团副总裁、国强公益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静介绍,本次鲟梦中华 守护长江公益放流是国强公益基金会在保护生态多样性领域进行的首次探索,在两个月时间内共筹集到资金超百万元。活动现场,爱心捐赠代表与自己认捐的中华鲟合影,并将认捐中华鲟放流至长江。



李静发表致辞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程正志表示,保护长江、保护中华鲟,需要社会各界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本次放流活动贯彻落实了长江共抓大保护,体现了各方坚持生态优先,共抓保护的使命与担当。



程正志发表致辞
中华鲟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极度濒危物种,素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现场专家介绍,中华鲟在海洋中生长,性成熟时洄游至淡水河流中产卵繁殖,受多方不利因素影响,目前除了长江外,其他江河中的中华鲟繁殖个体已经绝迹,而且近十年里长江中华鲟亲本资源也出现锐减。

监测显示,20世纪70年代,长江中华鲟的亲本大约在1万尾左右,目前估计每年洄游的亲本数量已不足20尾。多年来,不少生态保护科研机构试图通过中华鲟人工增殖放流措施来补偿自然种群衰退,然而监测发现,2017年至2021年中华鲟在葛洲坝下水域自然繁殖已连续中断5年。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吴金明博士介绍,本次放流的大规格中华鲟体内已植入超声波跟踪监测标记,结合沿江布设的监测站,科研人员能够随时精确掌握这些中华鲟个体在长江中的分布位置和洄游规律。通过放流中华鲟人工培育亲本恢复它们的生物学自然特性,进而恢复葛洲坝下自然产卵繁殖,这对于中华鲟自然种群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工作人员将中华鲟放入放流池
自2021年1月1日起,长江重点水域全面开启十年禁渔,越来越多社会力量加入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行动。放流活动当天,国强公益基金会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签订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计划,该计划除了持续支持放流外,还将支持建设中华鲟追踪监测配套基础设施、人工产卵场模拟技术攻关等。



签约仪式


分享到: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

文化中国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首届云南昆明(国际)版权博览会开幕
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口草龙进课堂
森山铁皮石斛浸膏工艺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

公益中国

向光•社会创新思享会——乡村振兴 产业助力

2023-04-16

【SRC·2022】原农业部副部长刘坚:勇担社会责

2023-04-16

【SRC·2022】全球报告倡议组织董事吕建中:低

2023-04-16

【SRC·2022】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

2023-04-16

【SRC·2022】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

2023-04-16

摄影作品

川西风光
缠足老人
晨光  老人
罗城古镇+自贡灯会+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