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民俗驿站 >> 民间艺术“二仙斗”

神兽赑屃与邹城“走百病”

神兽赑屃与邹城“走百病”

赑屃在孟子故里亚圣庙内,赑屃的传说由于孟子儒家思想传播而历代相传,现已被列入邹城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千百年来,庙内众多的文物古迹承载着对圣人的缅怀和纪念,记录下了岁月时事的变迁,也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其中之一就是赑屃,

赑屃为龙的长子,又名霸下,传说力大无比,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收服了它,在治水时协助大禹推山挖沟,疏通河道,降妖除怪,功不可没。大禹治服洪水后,又担心霸下到处撒野,便制作了一块巨大的石碑,压在霸下身上,使它不能随便行走,肆意作恶。后来在宫殿、庙宇、祠堂、陵墓中一些显赫的石碑都由霸下驮着,以突出碑刻地位的重要,也希冀赑屃能镇守殿堂,发挥降魔辟邪的功用。因赑屃和龟十分相似,逐渐成为长寿和吉祥的象征。
  邹城一带流传着一句妇孺皆知的民谣:“摸摸龟首不发愁,摸摸龟背不受累,摸摸龟腚不生病。”如果您没听过邹城“走百病”的民间习俗,一定会觉得这句话很奇怪,是什么龟这么神奇?原来这里的“龟”并不是龟,而是指邹城亚圣庙里的驮碑神兽——赑屃。赑屃是古代传说中龙王的儿子,是一似龟非龟的庞然大物,昂首挺背,气势磅礴,由狮头、龟背、鹰爪、蛇尾四种动物的特征巧妙地组合在一起,造型独特,气度非凡。

  在孟庙的第三进院落内东侧,有一座青砖碧瓦、飞檐斗拱、描金绘彩的高大碑亭,亭内放置清代康熙26年(公元1687年)4月清圣祖玄烨御笔亲书碑刻一幢,故名“康熙御碑亭”。康熙御碑由碑额、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额浮雕神龙祥云,镌刻精美细致,形象生动饱满。上篆书“御制孟子庙碑”六字。碑身高3.16米,宽1.42米,四周浅浮雕二龙戏珠图案,碑文字体工整秀丽,高度赞颂了孟子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历史功绩。碑座为赑屃形象,狮头、龟背、鹰爪、蛇尾,昂首盘尾,雕工精细,威武雄壮,气势非凡。史料记载,赑屃是龙的长子,又名霸下,力大无穷,喜欢背负山岳,赴江蹈海。大禹治水时将其收服,命其推山挖沟,疏通河道。洪水平定之后,大禹担心赑屃又移山倒海惊扰百姓,于是制作了一块镌刻着赑屃治水之功绩的巨大的石碑,命赑屃负在背上。但这表面上是在彰显赑屃的功绩,实际上却剥夺了它的自由。后来凡重要、显赫的石碑,都由赑屃驮着,以突出碑的地位。因赑屃造型与龟相似,老百姓多误称其为“龟驮碑”。
  邹城民间传说赑屃是东海龙王之子,因触犯天条而被罚在亚圣庙中驮碑,也有人认为是因为赑屃“力大喜文,好负重”而自愿为圣人驮碑的。考虑到它思念家乡,天庭特准许赑屃每年回东海一次与其父母兄弟团圆。玉帝命天兵天将在亚圣庙中掘了一条隧道直通东海,其出口就在康熙御碑亭中,赑屃的身子下面。由于长期压在石碑下面无法活动,赑屃难免腰酸背疼。有一年正月十六孟子庙会,一位好心的婆婆来孟庙上香,路过碑亭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在叫她,仔细看时,原来是石碑下的“大龟”开口说话了。它对老婆婆说,如果你能帮我挠挠头捶捶背,我就保佑你全家一整年无病无灾。老婆婆将信将疑地帮赑屃解除了痛苦,果然第二年全家安康。老婆婆后来把“帮大龟挠背”的事情告诉了左邻右舍,大家于是都跑去孟庙给赑屃挠头捶背,于是渐渐形成了邹城特有的风俗:正月十六“走百病” 。碑亭中央有一个洞,被赑屃身体遮盖,只留出一条缝隙,传说这就是直通东海的那条隧道出口。人们在走百病的时候,纷纷往缝隙里投钱币,向东海龙王献祭以保佑邹城风调雨顺。铜钱投入缝隙后,如入深井,叮当作响,许久方绝。有人说,凑耳靠近缝隙还可听到呜呜风声和哗哗的海涛声。
  300多年来,青石雕成的赑屃碑座经历了人们无数的抚摸洗礼,头、背、臀部已经变得光洁如璧,润泽似玉。人们向赑屃碑座下的缝隙里投了数不清的钱币,从铜钱通宝到银元再到钢蹦儿,而缝隙不满不溢。究竟碑座下面有没有深井或是隧道,如果有,又是通向何方?这些问题始终无法得到解答,但人们走百病、投钱币的习俗却一直保留了下来,并将带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永久地延续下去。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