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绵阳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成立。近年来,我市采取原真性保护、群众性保护、传承性保护等多项措施,擦亮保护区羌族文化的“眼睛”,让羌族文化真正“亮”了起来。完善政策机制为羌族文化保驾护航绵阳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位于北川县、平武县,面积9056.83平方公里,重点抢救保护的乡镇有青片乡、禹里乡、锁江乡、龙安镇、白马乡。保护对象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自然生态及文化景观环境等。保护区成立后,我市成立了由市文广新局牵头,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广新旅局、 ...
2008年11月,绵阳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成立。近年来,我市采取原真性保护、群众性保护、传承性保护等多项措施,擦亮保护区羌族文化的“眼睛”,让羌族文化真正“亮”了起来。
完善政策机制
为羌族文化保驾护航
绵阳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位于北川县、平武县,面积9056.83平方公里,重点抢救保护的乡镇有青片乡、禹里乡、锁江乡、龙安镇、白马乡。保护对象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自然生态及文化景观环境等。
保护区成立后,我市成立了由市文广新局牵头,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广新旅局、平武县文广新旅局具体实施的工作机构,统一管理、协调保护实验区建设。2012年6月,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后,又加入到羌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的普查、发掘、保护及业务指导中,形成了完善的组织、实施、监管机制和专家、民众参与机制,建立了以政府机构、学术组织、民间组织等共同参与的保护体系。
市文广新局还组织编制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出台了保护实验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生态补偿暂行办法等配套措施;北川、平武两县也制定了相应的生态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专项规划等具体措施。
建立传习场所
让保护区“亮”起来
摸清家底,建立非遗数据库。“5?12”大地震后,羌文化生存环境遭到毁灭性破坏。市文广新局与保护区主管部门迅速对保护区内的非遗项目展开持续性普查和抢救性保护,陆续恢复了北川、平武两地126个震后急需保护的濒危项目,相关文化遗产资料录入电脑管理数据库,口头传承、原生态歌舞等非遗项目则采用影像方式记录保存。市非遗保护中心还建立了综合性非遗资料网站,正在搭建羌文化数字共享平台,深入调查、持续整理保护区内还未完全记录的项目。
建立文化遗产展示场馆和非遗传习场所。保护区成立以来,我市已在保护区建立了北川非遗中心综合展示馆、北川民俗博物馆、平武民俗博物馆等3家展示馆,汇集了保护区内众多民族文化项目,面向世界开放。北川、平武相继建立了羌族口弦、古羌茶艺、古羌水磨漆、平武斗牦牛、跳曹盖、剪纸等9家传习场所,常年开展传习、展示活动,并面向当地群众广泛开展非遗传统手工艺就业培训,走出了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新路。
加大保护资金投入,加强传承人保护。羌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后,我市已在北川、平武两县投入建设资金4485万元,用于传承场所修建、日常修缮、内部装饰、传承工具材料购买、传承资料编写等。还建立了非遗传承人补贴制度,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传人分别享受到了10000元人/年、5000元人/年、2000元人/年的专项补贴,各地还在积极争取地方财政对区县级的传承人落实补贴政策。
创新传承方式
让羌族文化焕发生机
绵阳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后,非遗项目与传承人进景区、进社区、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等已成为“新常态”。与此同时,非遗项目原址展示、展演,外地展出、出访交流等也更加频繁,羌文化逐步走出四川、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保护区内各种民俗活动丰富多彩。羌族婚俗活动、禹羌部落歌舞演出、阿哥阿妹唱山歌、舞龙巡寨、转山会、大禹祭祀活动、平武山歌节等多个民俗活动普遍恢复,其中羌族万人萨朗活动在2013年入选世界吉尼斯纪录。北川羌年艺术团带着羌族民俗、歌舞出访多个国家,将羌文化魅力向世界推广。北川羌绣、草编、古羌水磨漆在全国各种文化活动中受到好评,与多个城市的文化企业建立了合作平台。平武剪纸出访芬兰、法国、美国等地,并在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大展“第十九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获得金奖。
搭建平台,保护区非遗频频亮相大舞台。生态保护实验区建立后,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参加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利用历届国际非遗节、文化科技博览会、文化艺术节、西部交易博览会、民族文化交流论坛等为非遗传承人搭建平台。2014年5月起,我市在保护区举办大规模“绵阳首届非遗进景区活动”,让非遗文化与旅游融合成为一大亮点。此外,市非遗中心还与各高校长期合作,成立“非遗项目工作室”,将羌绣、草编、羌族歌舞等项目引进大专院校,通过企业、院校、传承项目合作的形式,形成了长效传承机制。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