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评论 >> 香港视点 >> 瑞 信予新世界优于大市评级

赵令彬伯南克反口覆舌惹波动

  月前联储局主席伯南克宣布将由量宽退市,引致市场震荡债息上升,有人便指市场过度反应,或未能正确理解联储局的意图云。日前伯南克便出来澄清,指出在可见将来仍需继续以高度容纳性(accomodative)的货币政策支持经济。于是市场又掀起一阵亢奋,股债商品等齐升。这些情况确引出诸多问题值得深思。

  联储局提出退市的原因未完全清楚,或许是对美国经济前景的判断过度乐观。伯南克的最新讲话却又似对前景转趋看淡,如指出财政政策对GDP有半个百分点的收缩效应,而IMF亦调低了全球包括美国今明两年的GDP增长预测。对美国复苏前景不再盲目乐观固然正确,提出量宽退市亦属恰当:无论宏观经济状况如何,量宽无可能持续施行,国际结算银行(BIS)的最新报告便提醒各国央行,要及时退市以免负面作用日大。

  市场对退市宣布的反应也完全合乎常理,投资策略必须及早作出前瞻性的调整,故必先于当局而行动。反而伯南克的修正性讲话内容值得商榷:这予人反口覆舌的感觉而难保信用,同时也不符合联储局中的主流意向。刚公布的六月议息会议纪录显示,局中约有一半成员认为应于今年内退市,虽亦有不少人认为要再看经济状况而定,但对退市似无原则性的反对。此外,伯南克微调市场预期及观感的效果也难以持久,市场在一轮炒作后,相信还是会回到为退市作预备的方向去。事实上即使没有联储局的公布,最终市场亦会有退市准备。

  上述情况反映了两种失效,一是联储局作为央行的角色失效,二是市场的资金调配机制失效。联储局早已被批评为在量宽中变成了国债货币化的工具,失去了相对于政府的独立性,同时又突显了被市场牵?鼻子走的问题。之前已被市场倒逼而推出多轮量宽,今次又因市场反应而要“调整”退市姿态,表面上是想引导市场预期,实际上是被市场引导其政策取向。联储局“出口术”其实是协助市场炒作,让炒家从中获利,但实体经济却受到波动的不利影响。

  金融市场本是为了使资金能更好地向实体经济领域调配资金而设,由此可望提高效率及加快发展。然而现时市场动向却专注于猜测或倒迫货币政策的变化,成了名副其实的政策市,且市况每与实体经济背驰。例如当美国经济数据不好时股市本应下跌,但事实上却每不跌反升,原因是市场憧憬当局会加强量宽或放缓退市。这样便完全脱离了服务实体经济的原意。上述两种失效,正好说明了当前西方尤其美国的虚拟金融资本主义已高度腐朽,距终极危机自必日近。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