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国际 >> 美国建“古巴推特”煽动骚乱

日媒金正恩射的不是导弹 是暗号

  据朝鲜《劳动新闻》4月2日报道,朝鲜牡丹峰乐团即将在朝鲜两江道举行巡回演出,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和朝鲜人民军官兵观看了乐团的演出。崔龙海、李永吉、张正南、边仁善、徐洪灿、金明植、朴太秀、金英哲、韩光相等也一同观看了演出。

  新时社网4月4日讯 综合朝鲜日报、日经中文网报道,朝鲜劳动党第一书记金正恩1日前往人民军联合部队指挥官进行实地拉练的白头山革命遗址并发表演讲。他称,目前朝鲜半岛局势十分严峻。“美国和敌对势力忽视我们的容忍和善意,阴谋越来越歹毒,企图对我们共和国进行政治颠覆、经济孤立和军事毁灭。”

  金正恩强调:“这种不容忽视的严峻局势表明美国和敌对势力对我们的险恶用心一直没有改变,而且也不会改变,我们必须用枪杆子来赢取最后的胜利。我国军队和人民绝不会容忍美国的敌视政策并彻底将其粉碎。”此次拉练是根据金正恩的指示从3月23日开始进行的。

  3月26日刚刚发射了射程覆盖全日本的中程弹道导弹“芦洞”,31日又在朝鲜半岛西侧的黄海海域举行了大规模炮击演习。100余发炮弹越过韩方设定的“北方界线(NLL)”落在了韩方海域,引起韩军反击。这是2010年11月的延坪岛炮击事件以来,韩军第一次正式回击北方。朝鲜的挑衅行为正不断加强。

  发射芦洞导弹时,美日韩三国首脑正在荷兰举行会议。黄海炮击训练时,日本和朝鲜正在北京举行政府间磋商。为什么在这些时间点上,朝鲜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出强硬动作呢?

  日媒评论称,在纪念日或者对话时有意思地发起军事挑衅,是金正恩的父亲金正日常用的手法。所以,每到特殊的纪念日或者活动时,日美韩当局就会加强戒备,观察朝鲜人民军有无异常。

  实际上,朝鲜在围绕朝鲜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和日美韩磋商之前,反复进行过多次核以及导弹的挑衅行动。某韩国政府相关人士分析称,“发射导弹既可以说是威胁,也可以说是对话开始的标志。”。

  金正日的强硬举措的特征是“距离一寸收手”。金正日非常了解陷入全面战争自己的体制也会崩溃,所以他一边看穿美日韩的反应,一边恰到好处地让紧张发展到极限,但又不让自己遭受反击。

  然后是金正恩。本次发射的芦洞导弹仅仅飞行了其射程的约一半,刚刚超过600公里。而且从朝鲜半岛西侧的导弹基地升空后,特意选择了经过平壤北方上空的路线。这样导弹刚刚进入日本的防空识别区就落海了。可以看作朝鲜在夸耀自己的火箭操控技术有了进步。

  “这就好像十几岁不太懂事的小孩子,为了得到关怀而滋事的情况”,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曾如此评价朝鲜的挑衅行为。

  通过“边缘政策”,金正日主要想获得外交方面的效果。过去,只要朝鲜强行实施核试验或者发射弹道导弹,即便朝鲜什么都不做,美国等大国也会向朝鲜发出对话的呼吁。然后参加交涉的朝鲜,只须冻结核试验和导弹发射等稍一让步,就能获得能源援助等大量回报。

  不过,现在美日韩已就不轻易回馈朝鲜结成了统一战线,向朝鲜要求“朝向无核化的具体行动”。在这些外部环境变化的映衬下,最近金正恩采取强硬政策比起外交方面,期待加强内部团结的色彩似乎正变得越来越浓。

  去年2月,金正恩在强行实施核试验之后,不断警告要对韩国进行包括核在内的武力攻击,结果却没有转为实际行动。但在朝鲜内部却要求军队以至一般居民都服从战时体制,强迫他们表示对金正恩的绝对的忠诚之心。

  本次,朝鲜外务省3月30日用规格较高的“声明”的形式表示“不排除进行新形式的核试验”。显示了不同于2006年和2009年的钚元素型,朝鲜有可能实施美国警惕的高浓缩铀(HEU)型甚至氢弹等核试验。朝鲜劳动党的机关报《劳动新闻》也在连日宣传“只有核的利剑能够保卫生存权”。

  除了在内部煽动危机气氛外,朝鲜也向日本呼吁重开对话,也同意在政府间磋商讨论朝鲜绑架日本人问题。对和韩国朴槿惠政权的对话也表现出积极态度。大概说来,越宣传强硬路线越能让日朝和韩朝对话淡出朝鲜内部视线,可以看到朝鲜方面的以上意图。

  去年金正恩清除了曾经掌握大权的姑父张成泽。肃清的全貌尚不清楚,但是在中国有很深人脉,甚至对军队的强硬派都有影响力的张成泽被除掉,金正恩比以前更要顾忌军队等强硬派的可能性很大。

  从维持体制不可或缺的秘密资金开始,朝鲜领导集团正苦恼于紧迫的财政状况。因为开发核和导弹等的费用,再加上重建经济的费用变得非常庞大。而国际社会对朝鲜的制裁之网在年年收紧。过去那样通过出口武器广泛获取外汇的行为正变得越来越难。作为能够很快获得资金的途径,朝鲜以引发日韩两国放松制裁或者给予援助为目标的可能性非常高。

  金正恩巩固体制基础的行动可以说任重道远。现在需要通过向外部显示强硬姿态以向军队和人民展现“坚强领导者”的形象,同时也会为了和美日韩交涉而适时探索让步,这样表面自相矛盾的做法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Scan me!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