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今天社評指出,奧的來訪確有安慰其亞洲盟國之意。如果東亞的事情就缺美國總統的幾句話和他的一個訪問姿態,那麼東亞諸國與華盛頓就真是幼兒園大班同老師的關係。美國的權威被誇大了,也許東京太心虛,才產生這樣的幻覺。 無論奧巴馬此次訪日韓的具體計劃是什麼,它都大體屬於美國總統一次“正常的”亞洲之行。訪問構不成對東亞地緣政治的衝擊,美國想讓它在亞洲的影響更主動、均勻,美國同地區內各國關係的性質不會因奧巴馬的這次訪問而改變。 日本對美日關係的敏感發展到對亞太舞台上很多細節的高度在意,中國則越來越坦然,有些“粗枝大葉”了。這種微妙變化要比東京即將上演的熱鬧戲更加深刻。 中國的亞洲政策趨向成熟和穩定,我們被各種力量牽制並自亂節奏的可能性已經很小。中國人逐漸有了戰略主動感,雖尚不牢固,但以往的戰略焦慮離我們越來越遠。 我們不相信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是一個顛覆性的進程,華盛頓也未必有進行過於野心勃勃規劃的心氣。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有一部分出於兩國領導人的願望,更大一部分是勢比人強的結果。中美不搞新型大國關係,還能搞什麼?冷戰嗎?它在兩國政策規劃者的眼裡簡直就是個玩笑。 中國周圍海域出現一些日本、菲律賓的挑釁,以及美國參與度越來越高的表演。中國的反應一方面取決於我們對海上問題的長期政策,一方面取決於日菲的挑釁程度。美國的態度並非毫無影響,但決非決定性的。 中美就東亞領土問題表態的一來二去,只是中美關係最適合媒體炒作的一個結合處。雙方各說各話,誰也決定不了誰的態度。雙方都沒有意願讓彼此戰略關係且發展且看的趨勢因這些問題而斷裂。 中美在牽扯到第三方時常常是這樣的:比如美國高官在東京有些“小動作”,北京就會不接茬。如果北京認為那些動作大了,就會高調反制,這時淡化處理方就輪到華盛頓了。美國現在不會把它在東亞的咄咄逼人做絕,它在國內和國際上都沒有能夠支持這一冒險的動員力。 日本如果選擇同中國長期對抗,最終它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美日同盟從本質上說是保護美國利益的,不是供日本消費的。日本的確只是美國的“政治小三”,美國會偶爾哄哄它,但不會與它肝膽相照。 中國媒體如果“大量報道”奧巴馬訪日,那是因為實在沒有別的可寫。日本千萬不要以為中國人針對這次訪問“很重視”,甚至因為奧巴馬這次不來中國而“妒忌”。中國互聯網上可能會有一群人等著看安倍面對奧巴馬時的媚言媚態,或者等著看奧巴馬“說錯話”,這是一種看熱鬧的娛樂心態。 東亞最重要的是和平,對於維護和平這一最關鍵的主動權,中國人感覺手裡掌握的越來越多。這是中國人自信的最重要源泉之一。安倍政權如今鬧得很凶,中國人因此產生的危機感並不強,這就是原因。客觀而言,美國人帶給中國社會的真實危機感和緊迫感也越來越少。 |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