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16日電/台灣旺報16日發表社評說,伊拉克歷經10餘年的內部衝突,最近因遜尼派激進組織“伊拉克及敘利亞伊斯蘭國”(ISIS)叛軍攻陷摩蘇等大城,形勢轉趨激烈。美國一手扶植的馬利基民選政府,已岌岌可危。
社評說,2006年什葉派馬利基擔任總理,人口數較少的遜尼派逐漸被邊緣化,潛存武裝叛亂之心。2011年底美軍撤離、埃及與葉門等國爆發民主革命浪潮、特別是持續3年的敘利亞內戰更淪為一場“伊斯蘭革命運動”,催化了伊拉克遜尼派武裝分子與蓋達組織、遜尼派激進組織“敘利亞救國陣線”的合流。 今年初,遜尼派叛軍占領安巴省首府拉馬迪與清真寺城費盧傑,伊拉克政府軍自此即節節敗退。ISIS武裝團體領導人是賓拉登的繼承者巴哈迪(Abu Omar al-Baghdadi),攻陷摩蘇爾城與前總統海珊故居提克里特時,釋放數千名囚犯,控制軍事基地、警局與銀行,升起了聖戰組織的黑色旗幟,顯示了美國反恐戰爭的挫敗,華府在中東長期以來的戰略布局,未竟其功。 社評說,中東地區宗教原本就多元,除了伊斯蘭什葉派與遜尼派,庫德族、基督徒、德魯茲派,尚且各種部落。數百年來,中東地區仰賴殖民大國、君主或獨裁者的鐵腕維持穩定。1990年波灣戰爭之後,美國單邊主導中東秩序的重建,但多半將自身政治意圖強行加入,始終未能真正建立由下而上的多元秩序。 中東爆發的“茉莉花”民主風潮,崩解了中東地區從上而下的控制體系,削弱了威權政府的力量,國家間的邊界管制亦趨於鬆散。美軍2011年底撤出伊拉克、伊朗角色因西方制裁而減弱、敘利亞內戰激烈,都對伊拉克危機產生外溢效應。奧巴馬總統雖兌現了從伊拉克撤軍的承諾,卻未解決伊拉克宗教派系間的矛盾和衝突,留下了伊拉克陷入內戰的爛攤子。 |
【 第1頁 第2頁 】 |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