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社評指出,從二00八年至今,兩岸十次會談,簽署了二十一項協議,開啟海客直航、陸客來台、金融合作、經濟合作等等,使兩岸交流進入了史無前例的境界。對於此一現象,我們固然欣喜,但兩岸之發展是否已經無法回頭,無法逆轉,仍然是許多人心中的疑問。 社評認為,了解這個問題,首先需有階段性的觀念,亦即在不同的階段,皆有不可回頭點,但前一個階段的不可回頭點並不能保障下一個階段的不可回頭點。我們認為,截至目前為止,唯一可以確認的不可回頭點是兩岸已經簽署的協議以及因這些協議而產生的交流合作。也就是說,不論有無政黨輪替,這些交流與合作都不會因此畫下休止符。 這個道理很簡單,任何一方想要畫下休止符,都要承擔巨大的政治成本與經濟成本。舉例而言,兩岸海空直航為兩岸人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也為航空業者帶來利潤,陸客來台,也創造了台灣旅遊業及週邊產業的蓬勃發展。這是經濟成本。在民主社會,經濟成本與政治成本是連動的,任何政黨想要執政,都不可能反對這些交流,這也是蔡英文在二0一二年大選之前提出“概括承受”說的原因。 在這一個不可回頭點之上,紅藍綠三方對下一階段的不可回頭點,各有盤算。大陸是希望跨越統一的不可回頭點,國民黨則是想跨越治權相互承認的不可回頭點,民進黨則是想阻撓任何下一個不可回頭點。 大陸的做法是希望儘早建立兩岸對於一中架構的共識,因此希望兩岸開啟政治協商。張志軍在與王郁琦會議時即表明,希望兩岸能就長期分歧的問題進行協商,顯然大陸方面認為,兩岸尚未跨過這個最重要的不可回頭點。王郁琦是以台灣內部尚無共識,政治協商條件尚不成熟來回應張志軍。雖然如此,對大陸來說,兩岸事務主管機關首長的會面與會議,本身就具有高度的政治意義,關起門來,就是政治對話。更重要的是,大陸在前一個階段的不可回點之後,必須設下一個可以回頭的地方,這就是兩岸事務首長的會議。假設二0一六民進黨當選,大陸無法斷絕交流,卻可以視民進黨的態度來繼續或終止兩岸事務首長會議及兩岸事務機關的聯繫機制。 對國民黨政府而言,兩岸事務主管機關首長會議,是兩岸治權相互承認的第一步,算是往下一個不可回頭點跨出一步,同時也希望在這個基礎上,追求兩岸全面性的機關交流以及更多的國際參與。然則,這又與大陸的目標有所衝突,未來發展亦難逆料。 對民進黨來說,他們在執政期間已成功地達到了台灣意識的不可回頭點,面對二00八年後的不可回頭點,他們只能概括承受。但對民進黨來說,現在最重要的目標是贏回執政權,只有那時才有談判的籌碼,否則只能採取阻撓的角色。因此,民進黨也陷入了某種程度的兩難,雖然已建立了台灣意識的不可回頭點,卻也擋不了兩岸和平發展的大趨勢,如何在這之間找到可以贏回執政同時又能阻擋兩岸下一個回頭點,是民進黨最大的挑戰。 從以上的分析來看,兩岸的未來仍然有變數,兩個不可回頭點的距離仍然相當遙遠。 |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