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首次与“佔中”三人会面,表明不接受以违法手段威逼中央及特区政府屈服,亦“苦口婆心”劝喻三人在发动“佔中”行动前能够三思。但“佔中”三人态度强硬,强调若政改方案非真普选,反对派会否决方案,“袋住先”的方案不可能获立法会通过,又威胁若人大常委会下月决定收窄框架,“佔中必然举行”。三人的言行无疑是恐吓威胁,在会面的过程中得不到实质性的承诺,时刻把“佔中”挂在嘴边。
协商政改是个妥协过程
特首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政改谘询报告当中,已显示社会上多数人是期望依法于2017年落实普选的。而政府也对普选的日程有清晰的规划,第二阶段政改谘询将于年底进行,循序渐进推进政改发展。以非法的“佔中”手段作为谈判筹码,分化社会,带来动盪和不安,“佔中”三人一直以来的行为,到底是为“普选”还是搞乱香港?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香港是七百多万人共同的家园,“佔中”号称以和平的方式进行,但是否能够维持无冲突无暴力,这是“佔中”三人一直无法保证的问题。事实上行动一旦展开,会脱离任何人的控制,即使倾全港员警之力,也未必可以防止“万一”。这就是政府以及各界代表人士一直担心并表示忧虑的。尤其在政改第一阶段谘询报告出台之后,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意见表示支持依法实现2017年普选行政长官之时,“佔中”三人跳出来,扔出威胁的话语,表示如果政府不接受他们的要求,将会如何如何。笔者对于他们的行为感到痛心,在需要和平协商、理性讨论的时刻,不断被这些少数派人士搞乱社会政治氛围,阻碍普选向前推进。
7月中特首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启动政改的报告,同日政务司司长在立法会讲述政改首阶段谘询报告。报告中指出政府收到的超过十二万份书面意见中,主流意见支持2017年普选行政长官、按基本法及人大相关决定,做理性务实讨论。在提名程式中,只可经提名委员会,提名权不可被直接削弱或绕过。之后张德江专程南下深圳,接见了行政长官,政改三人组和香港商会、政党、社团等多方面的代表人士。张德江在会面过程中表示中央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不变;同时希望香港各界“同舟共济”,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拥护香港繁荣稳定,“守护法治”。政改报告客观传达了主流民意,这与中央在政改方向上的主旨和规划是一致的;中央也展示了对于普选的最大诚意。在这个时候,社会各界应珍惜机会,凝聚共识,将矛盾最小化。政改并不是一个你争我吵,抢地盘的过程,而是妥协的过程。各党各派,要达成普选的最终目标,必须放下成见,协商达至一个大家都接受的方案。
在基本法框架下聚共识
香港现时的政治气氛比往年更加紧张,示威游行时时发生,社会意见分化,争吵不断。这是由于少数激进派人士鼓动市民,有关媒体偏颇的报导导致。前段时间中央公佈了《“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成为激进派的攻击对象。通过打压白皮书,唱响“佔中”行为。激进派的行为,都是通过不断否定政府的方针和言论来宣传自己,通过製造对峙的局面来赢取谈判的条件。反对派甚至主动奔赴英国,寻求英国干涉香港普选,干涉中国内政。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7月底政务司司长在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再一次强调基本法说明香港政改可循序渐进发展,并非“没有回头路”,呼吁立法会议员不要採取对立的立场,务实地落实普选。其中提到的几个关键点值得注意:一、普选行政长官的目标,并非来自《中英联合声明》,而是来自1990年颁佈的基本法。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中央在决定香港的政制及其发展有宪制权力及责任。三、普选方案要获得跨党派的支持,也意味?党派间需要妥协。如政改方案不获得通过,将再次错失机会,令港人失望。要切实地落实普选,必须依法行事,必须清楚香港作为特别行政区所享有的“自治”权利的归属性,必须清楚中央的权力。在此前提下,就是各党派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妥协。
主流民意“保普选反佔中”
最近“保普选反佔中”大联盟发动签名活动,迄今为止收到逾百万的签名。政改谘询报告显示主流民意是依法普选行政长官,协商应在理性和平的情况下进行。“佔中”三人一意孤行,继续发表“佔中”言论,威胁如果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进行“佔中”,继续威逼特区政府和利诱民众,其目的和结果已经不是为了实现普选,而是乱港祸民。但这毕竟是少数激进派人士的意见,社会大众应心平气和,认清这些行为背后的真正目的,防止让少数人颠覆香港社会,共同推进香港民主进程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