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8月12日電/中國時報12日發表社論說,府院幾度慰留,但還是留不住張家祝堅定的去意,創下“中華民國”憲政史上,少見因為不堪“立法院”羞辱,不是因為道德或政策缺失而下台的部長,我們必須嚴肅面對張家祝辭職事件。
社論說,這幾天,沒有多少人為民進黨“立委”的伶牙俐齒喝采,反而更多人是為張家祝的受辱感到不捨與惋惜,理由很簡單,要生產一位善於羞辱官員的“立委”,實在很簡單,但要培養一位專業的“經濟部長”,卻是非常不容易!試請問當下的台灣最需要的,究竟是最懂得用最難堪字眼罵人的“立委”?還是懂得處理財經難題的官員? 一直到現在,民進黨“立委”都否認他們有羞辱張部長,甚至還在為馬政府又多一位下台的部長,不斷的在額手稱慶,正就是這種嘴臉,讓許多人都看不下去了!特別是在這幾天,當越來越多證據指陳,高雄市政府所必須擔的責任更大之後,才更讓人覺得,張家祝的去職,根本不是民進黨的勝利,而是台灣的損失。 社論說,民進黨“立委”真的都沒羞辱張部長嗎?且讓我們再一次回到7日“立院”經濟委員會的現場,注意當天排的議程是要審查自經區特別條例,張家祝是依法必須要出席。不料卻遭到極其難堪的羞辱,陳其邁對著張家祝說,“今天是罹難者‘頭七’,你怎麼還有心情坐在這裡?你是人嗎?”之後更痛罵張家祝是“冷血部長”,痛罵時間長達1分鐘;張家祝一言未發,邱議瑩也追著張家祝嗆聲“部長!公祭你要去嗎?” 看看這樣的語言,如果這還不叫“羞辱”,那怎樣才叫羞辱呢?就算不是部長,任何正常人冷不防被指著鼻子罵“你是人嗎?”能夠平常心以對嗎?我們反倒以為,如果張部長在這樣惡毒語言攻擊下還能坦然以對,繼續巧言應付,那就沒啥好尊敬的了。 |
【 第1頁 第2頁 】 |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