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军事 >> 中航工业南方研制某航空发动机清洗机通过评审

外媒:中国渔翁得利将成大赢家 俄罗斯听中国的

中国或购买俄苏-35战机(资料图)

在渲染“中俄合作威胁论”的同时,西方媒体也费劲地挑拨中俄之间的关系。《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实际上中国工商银行对俄企业贷款仅为33.5亿卢布(约合8300万美元);中国银行对俄企业贷款为21.5亿卢布;中国建设银行仅13亿卢布。相比俄银行和企业在2015年底前必须偿还的1340亿美元外债,中资银行的援助可谓“杯水车薪”。

彭博社13日报道称,俄对中国敞开怀抱反映了一种“自苏联解体以来从未表现过的脆弱性”。俄罗斯当然不愿意让一个“经济输出是自身4倍,人口是自身10倍”的国家更加强大,但经济制裁改变了这一切。文章称,为对抗美欧“旧敌”,普京被迫为其东方“最大的劲敌”提供优惠条件。俄内部政策规划人士指出,俄依靠中国的投资避免经济衰退,所以也要割舍两样中国梦寐以求的东西:原材料和先进武器。文章称,俄对中国过多的依赖最终或会增强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地位,而“诱人的中国资金会加深俄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削弱政府发展多样化经济的努力”。

法新社称,普京为对抗西方而签署的为期30年、价值4000亿美元的天然气协议“对中国更为有利”。法国国际广播电台表示,如果中俄深化战略合作的动机是对抗西方,这种合作“不会持续太久”。“德国之声”网站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无论乌克兰危机结果如何,“当中一位大赢家的轮廓逐渐清晰”,“它的胃口不仅在于俄的资源和军火,还有欧洲的技术及国际地位的提升”

也有相对客观的声音,德国新闻电视台13日评论指出,除了乌克兰危机导致俄受西方制裁外,中俄两国的许多相似点是其接近的重要原因。两国不仅是邻居,有很长的边界接壤,在关键的国际问题,如叙利亚和伊朗等问题上,双方态度都较为一致。

英国《金融时报》12日报道称,德国总理默克尔希望李克强访问俄罗斯时“帮助调停乌克兰危机中的俄欧关系”。德国的中国问题专家韩博天对该报说,乌克兰与俄罗斯保持稳定关系符合德国的利益,对柏林来说,中国是很重要的伙伴,因为“俄罗斯会听中国的”,“这是一种新的外交配置”。(吴乐珺 冯国川 柳玉鹏 杜天琦)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