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中偏離了原先劇本,由金鐘擴及銅鑼灣及旺角後,再而有市民占領尖沙嘴廣東道。警方因不願施用武力驅散以免刺激群眾情緒,少至二、三百人已經成功占領一條街道,再吸引更多人加入,這將鼓勵更多人躍躍欲試另起占領山頭,這兩天,上水、元朗和屯門都曾經醞釀過,幸而得不到足夠響應而告吹。 行動失控風險正增加有個別情緒激動的市民,質問勸阻他們的糾察,是否站在警察那邊,更有人湧去占領金紫荊廣場,說這不是學生們的運動,是他們的運動。 由此可見,占領運動已不限於中環,再沒有“專利權”,群眾不聽指揮,組織者不止一次提出退場,被群眾報以噓聲,形成騎虎難下的局面,增加了進一步走向混亂的風險。 今次行動引起國際關注,歐美傳媒冠以“雨傘革命”,令人聯想到顔色革命和花朵革命,同樣是透過大規模街頭行動爭取民主。雖然本港組織者並不認同這是一場旨在推翻國家政權的顔色革命,但已足以觸動中央的敏感神經,勢不退讓,以免香港形勢一發不可收拾,發展至大規模動亂,最後威脅到國家主權和安全。 求新出路勿玉石俱焚 《人民日報》昨日發表評論員文章,形容佔中是對抗法治的非法集會,“是在毀壞香港民主發展的憲制基礎,是在阻礙2017年一人一票普選特首目標的實現。”語氣強硬,因此,不但人大常委會不會撤回政改框架,梁振英亦絕不會辭職。 當僵局曠日持久,將考驗參與群眾的耐力,當運動對市民並非只帶來短期不便,而是發展到嚴重影響生活甚至打擊生計時,對運動不滿的市民就會愈來愈多。佔中發起人陳健民昨日語帶哽咽就近日帶給市民“短期”不便道歉。要確保運動“短期”,就要探尋成功退場的空間,而不是往撤回框架和特首辭職的死胡同裡鑽。 一些有心人士已經開始為化解矛盾籌謀,或者為學生與政府搭建溝通橋梁。八所大學校長更主動約見了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冀解開對話死結。為了香港的前途和港人的福祉,希望各方人士能以正面態度來處理今次危機。 |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