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突破:解放军报废弹药处理后可变肥料(图)
中新网11月17日电 据军报记者网报道,菜地里一派欣欣向荣,吃一口黄瓜甜脆可口——11月7日,置身寿光县菜农李平园的绿色蔬菜大棚,记者很难将自己当时的所看所感和报废弹药联系起来。
随后,记者来到济南军区某技术保障大队,目睹了高工张余清一次“魔术表演”:80多公斤烈性炸药放进一个特制密闭容器,经过搅拌、监控、调制等流程,发生一系列生物分解和化学反应后,竟然摇身一变,成了或液体、或膏状、或粒状的肥料。
“这些肥料是高品质的生物有机肥,深受寿光县菜农欢迎。”张余清介绍,在大田肥效实验中,其与我国常用肥料相比,小麦增产率为10%以上、蛋白质提升率11.11%;与英国的plant肥料相比,黄瓜增产率高达26%,且秧苗的抗病性能、果实品质口感等方面均占优。
记者了解到,如同医疗药品一样,用于部队训练作战的发射药及炸药也有储存期,过了一定年限就得报废。因其具有燃烧性和爆炸特性,甚至有毒性,所以它不像生活和工业废弃物,处理起来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而且还有很大危险性。
“能否创新一种新工艺,将发射药和炸药降解,既解除弹药销毁的危险,又能变废为宝,而不是靠烧或炸来完成销毁?”3年前,济南军区装备部提出了这项课题。张余清受领任务后,从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化利用角度出发,开始致力于“发射药及炸药安全处置与资源化利用”课题研究,并把攻关目标锁定在炸药去能变肥上。
然而,炸药去能变肥,这在国内都没有成熟技术可供借鉴,且涵盖化学、化工、生物、农业、环保等多个学科知识,难度可想而知。为攻克这一难题,年近退休的他和课题组成员一起,查资料、做实验、问专家,经常奋战到深夜。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4月,研究取得实质性突破:接连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奖,不仅实现了报废弹药安全绿色销毁,而且炸药去能后的产物氮转化率达99.5%以上,并且均为农作物可直接吸收的硝态氮。
前段时间,由全军首席弹药销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院校高级工程师组成的考察团入住大队,专程对张余清担纲的“发射药及炸药安全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研究”项目进行技术考察。现场目睹张高工让报废炸药“变身”肥料的演示过程,习惯于“挑剔”的他们,这次却一直赞不绝口。
目前,这个大队已与山东省农科院合作完成了小麦、玉米、空心菜、黄瓜、花生发芽率实验及水培、土培实验,明确了相应的最佳肥料配比。谈起未来,该单位领导兴奋地说:“下一步,我们将做好技术的推广应用,让更多的单位用上安全环保的弹药销毁方法。”(周远张世锋赵振威)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