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港澳 >> 政情 速递 >> 刘廼强:后占领更大的失落

刘廼强:后占领更大的失落

  文|刘廼强

  占领运动到了中后期,每天习惯性打开电视,看看有什么新进展─当然没有。这种感觉张爱玲曾经描写过,就像阅读一本很烂的小说,不耐烦但总觉得要把它看完。直播新闻台边上小画面二十四小时播放三个占领现场的实时情况,看着一开始还觉得手法挺新颖,过了几天,画面上剩下一个个帐篷,动也不动,看着跟风景画没有两样。

  有这种苦闷感觉的,不只反占领人士。最希望占领尽快结束的,当然是占领人士,有文字为证。“本土研究社”成员陈剑青曾撰文反驳“外国势力论”,表示“如果真的有外国势力介入运动,三个星期,已完全足够将这个腐朽不堪的中共政权弄得支离破碎,香港人根本不需每日在占领区苦等清场”。

  不懂国情却口放厥词

  陈在激进派伪知识分子圈里似乎被誉为“左翼青年理论重炮手”,但他反对外国势力论的理据,是认为外国势力的真正考虑与坊间流言相反,并非希望中共倒台。“事实上,美国在华的最大利益,就是要继续保持这个腐败中国政体,直到利用价值殆尽的一天”。他竟然提出在“国际交易层面上,中国政府透过人民的自我剥削,正协助大举降低美资各种生产成本(factorsofproduction)”,显然不知道中国生产成本近年已经大幅提升,“美资”转移到亚洲和拉丁美洲和回流美国已经成为趋势。不懂国家不懂世界却口放厥词,看来也是“本土研究”题中应有之义。

  撇开这些知识结构上的缺失,陈文章里的“苦等清场”究竟是什么意思?一般民众及小商铺,也许加上专做自由行生意的连锁化妆品店和金舖,他们可以苦等清场,占领人士凭什么讲“苦等清场”?他们口口声声说这是另类空间使用,行动上却告诉大家这些“另类”只能调剂生活,过多了也是会腻,最后“主流资本主义生活方式”才是王道,才是他们的归宿。

  也好像听到有学生说,占领令他找回自己。路堵了这么多天,原来你们是来寻找自我,不是来帮社会寻找出路?

  这种歪理,不只在青年人身上存在,“大人”抱着这种思维的,竟然也有不少。这也正常,青年人的思想不是石头中爆出来,肯定有它的根源。我从来都认为世界上没有“青年问题”,只有“成人问题”。最近社会又在讨论年轻人的社会流动性,我们是时候停止把问题推卸到青年人身上了。

  举个例来说,在“灼见名家”网站上看到李伟才的文章,歪理连篇,真不知道为何能够刊登。李文劈头表示“自香港回归祖国怀抱以来,一小撮人不但没有欢欣雀跃,更是眷恋昔日殖民地时代的‘好日子’。一些所谓‘泛民人士’不断‘唱衰’香港,还勾结外国势力暗里进行反中乱港的勾当。回归后整整17年的2014年,在这些人的教唆和煽动底下,一班无知却自以为是的学生有学不上,却发动了公然违反法纪的所谓雨伞运动,他们霸占马路瘫痪港、九主要干道的交通,既损害了市民的利益也破坏了香港的国际形象。由于这些人将来会成为香港的选民而进一步扰乱香港的秩序,为了香港的繁荣稳定长治久安,最彻底的方法是提早结束‘一国两制’,让香港真真正正回到祖国的怀抱”。

  对内地情况无知和偏见

  在李伟才文中,于结束“一国两制”之后,香港的未来,“所有政党将会被取缔,社会上凡事都争拗不绝的情况将会成为历史陈迹”。“任何对国家不利的言论皆可透过‘寻衅滋事’、‘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甚至‘分裂国家’等罪名入罪。”“所有小学、中学及至大学都会设立政治科作为必修科目。”“回归之后,政府将会把教育、医疗、住屋等运作恢复市场化的运作,令市民好像内地同胞一样有更多的消费选择。”“各国领事馆归还的珍贵土地(请想想单是英、美两国所占用的土地!)可以交由发展商作适当发展,进一步促进香港的地产繁荣。”

  我们先不说“一国两制”会否结束,或者之后的香港会否如此,反正这些都是李伟才个人臆测。但是这些臆测背后对于今天内地情况的无知和偏见,却于文章中赤裸裸的表露无遗。更严重的甚至并非因为国家发展得太快,李伟才追不上,而“所有政党被取缔”、“教育、医疗、住屋等市场化运作”、“所有小学、中学及至大学都设立政治科作为必修科目”等情况,就像“共产公妻”一样,根本就从来都没有出现过。

  文章之下,李伟才加了附注“各位读者当然看出这是讽刺之作”,唯恐我们看不出他莫名其妙的反共。他更宣称:“事实上,这些人士一方面口口声声说爱国,另一方面却极其害怕中共会提早结束‘一国两制’。他们反对‘占中’,就是怕这种行为会激怒中共,令他们收紧对香港的控制。但这种心态已被他们‘内化’了,以至连他们自己也不知……”连我们爱国爱港人士所不知的心理状态,李伟才竟然能不加任何分析佐证,便已悉透,真神!

  李伟才笔名李逆熵,科普工作者及科幻发烧友。曾任太空馆助理馆长、天文台高级科学主任及香港大学助理教授。1985年获选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现为自由撰稿人、香港科幻会会长及科学馆顾问委员会委员。整件事情的教训似乎是反动人士都领香港政府薪水,坐在官方的什么委员会,同时我们时刻也应该对超龄杰青抱有戒心。

  如此“科幻”之作,在香港竟然奉为“名家”的“灼见”,于此可见我们青年日常受的是什么毒害。此害不除,香港必陷更大的失落。


欢迎关注新时社网香港在线微信(公号:tkp-weihk)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