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修
香港街头的违法“占领”行动已告一段落,宣告失败结束。纵然在“占领”末期学联、学民思潮试图再度发难,将行动升级,冲击政府总部及特首办,但在警方的全力增援下,终能维护示威区的安全与秩序,并高效有序地完成了各“占领区”的清场行动。纵观整个“占领”行动,以“双学”的“罢课”为导火线,之后又发动“重夺公民广场”行动,“占领”行动因而打开序幕。到了末期行动陷入困境,民怨聚集,双学仍不断号召组织升级行动,领导“占领者”冲击政府建筑,试图延长“占领”的时间。
“双学”作为学生组织,在这场前所未有的违法行动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与“占中”产生的影响直接挂钩,这种行为决不能姑息,追究法律责任是必然举措。尤其是曾上台指挥群众带备装备、包围政总的领导者等核心人物:学联秘书长周永康、副秘书长岑敖晖、学民思潮黄之锋等。另外还有“双学”内部成员,也应视参与程度予以相应的起诉和审判。
“双学”组织策划“占领”行动
学生本应是社会合力保护的一个群体,但以学生为主体的“双学”不仅主动发起“罢课”,支援违法“占中”,更主动地参与,甚至号召、组织群众参与到违法行为中去。所作所为已经远非学生团体那么简单,而是一个组织策划并直接参与违法行动的政治性团体。香港在经历过长达79天的“占领”行动以来,法治精神受到强烈冲击,社会呼唤对法律的尊重、也呼唤法治精神的回归。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于违法行为,最适宜的方式也是通过法律途径去寻求答案。只有社会回到“依法治港”、“依法治人”,才能继续维护香港的稳定和发展。
“占中”在行动正式启动之前就已经打着“民主”的旗帜,美其名曰“公民抗命”的方式试图占据道德高地,掩饰行动的违法本质。但在行动启动后的两个半月以来,不断暴露其违法的特质:非法聚集、霸占道路、堵塞交通、暴力冲突、挑拨警民关系。“占中”一开始所号称的“爱与和平”不过是一个幌子,是经过精心包装的糖衣炮弹。“双学”一直拒绝撤离,同时将暴力一再升级。行动有计划有预谋地达到颠覆性的结果:动摇法治基石、动摇特区政府管制。
值得注意的是10月底政府与学联代表进行了一次对话,双方在对话过程中气氛良好,但对话后学联随即批评政府没有诚意,转而提出更为荒谬的诉求:与国家领导人见面会谈。之后的结果大家都清楚。“双学”的行为不断走向死胡同,在违法的、不切实际的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其行为只会为“占中”祸港制造理由,对于政改本身却毫无帮助。难得的是民意与政府、警方始终站在同一阵线,清晰表明立场,最终行动被证明失败。而一直到行动结束后的现在,“双学”仍不知悔改,对其违法行为没有丝毫悔过。
在“占领”持续期间,各大民调机构的民意调查结果表明,越来越多的市民希望“占领”人士撤离,认为“占领”行动已经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即使是原本支持“占领”行动的市民,他们的意见也随着行动的延续发生大转变。“占领”行动声称为民主发声,却在最关键的时刻无视民意,这是“双学”及其他领导者所犯的另一重大错误。他们执意固守违法方式,一再错失退场良机,也是让行动导向失败的重要因素。
即使在“占领”行动结束后,“双学”仍不甘心行动失败,动作多多。“学民思潮”拟在第二轮政改咨询展开“狙击行动”;学联则煽动公屋住户延迟交租及纳税人分拆支票交税。他们所倡导的方式只会拖慢政府效率,增加公务员的负担,令社会的不满递增。香港社会不能再放任他们继续无法无天,祸害香港。趁“占领”行动的告一段落,对积极参与行动的各方依法作出检控和提交法院审判,以法律途径解决违法行为,才能让行动最终落幕。同时对市民交代清楚,相关人士所犯何法、罪名,及所判刑罚。
依法追究“双学”法律责任
在“占领”行动中,有滋事分子、暴力分子等藐视法纪的一方,也有坚持维护法纪,维护社会秩序的一方。警方在“占领”行动中的表现一直以来得到市民的赞赏和支持,香港在“占领”行动期间一直能够稳住形势,全赖警方全力维护。而作为合法暴力机关,法律赋予警方适度使用暴力的权力,但不排除有小部分警队人员过度使用暴力的情况,对于这些个别警员,需要依法给予相应的制裁,方能彰显正义。但警队在这两个半月来的努力不容否认,维护警队的威信,也是彰显法治精神的其中重要一环。
在该次违法行动中,“双学”的积极参与让更多年轻人投入到行动当中来。这是社会各界应注意的问题,香港面临着多项发展的瓶颈:房屋、租金、基建以及更多人讨论的“年轻人向上流动”的问题。但社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不能以粗暴违法的方式表达,姑息违法行径只会埋下祸根,让人有纵容学生、纵容违法行为之嫌,更可能让“占领”行动死灰复燃。相信合港人之力,香港的发展将会迈向新的台阶,但这个台阶并不能用违法方式争取,这是年轻人,尤其是“双学”组织应该认清的问题。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