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刚
政改第二轮咨询即将于本周三正式推出,这是“占中”结束后的首次重要政策咨询活动,备受各界关注。到底“占中”的惨败会否给政改创造一线“生机”?抑或反对派仍然会继续不尊重、不理性、不妥协的极端立场?虽然最后结果可能要到政府正式提交方案到立法会才能揭晓,但不论站在哪一个政治立场,二零一七年实现普选,总比原地踏步更符合民主的定义,也更符合市民的利益。公众期望,各大政治团体应充分利用二轮咨询的机会,以智慧与政治“艺术”去实现一人一票普选特首。
昨日多间电子媒体报道,政府最快在本周三推出咨询报告,同时会向中央提交一份长达一千多页的“民情报告”。“民情报告”与政改咨询应当分开来看待。前者是针对“占中”期间发生的事件作一综合性汇集,实事实报;后者则是整个“政改五步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咨询结束后,当局将向立法会提交具体的政改方案,供议员表决。显然,相较于已成过去的民情报告,公众更关注的是咨询文件所列的内容与具体建议。
据报道称,第二轮咨询会与首轮咨询相同,即不会有既定方案,但所有涉及的内容都确保符合或不会违反人大“8.31”决定内容。所以,包括:第一:提名委员会1200人;第二、四大界别组成与比例;第三、提名委员会的产生办法;第四、特首候选人由2至3人组成;第五、出闸必须获50%提名委员通过等,这五大方面都不会有变动。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能变?原因在于,人大决定已经清楚列明特区政改所需遵行的原则,以上五方面全都涉及于其中,在人大没有作出新决定之前,任何改动这些原则都可能产生宪制危机,后果严重。
然而,除了这五大原则之外就没有可以讨论之处?事实上并非如此,仍有许多空间值得各界去集思广益寻求共识。一如连日来众多报道及评论所提及的:1、提名门槛是1/8还是能进一步放宽到1/10?2、提名委员会有没有任期,有的话是多久?3、入闸竞选的整个过程,如何才能进一步体现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4、特首候选人2到3名,到底是2名还是3名,具体是如何决定?5、每名提委会成员可提名多少名候选人、民主程序具体采用什么设计?6、在普选阶段,是采用简单多数制、绝对多数制抑或其他?这些问题看似“枝节”,却是关乎整个普选方案成败的重大问题。在普选大原则、大方向已定的情况下,这些问题尤显重要。
如果各方秉持务实、实事求是、求同存异的态度,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讨论,最终不难形成一个符合各方利益的特首普选方案。但事实往往无法如此“顺利”,一些“别出心裁”的建议于近日出台,影响了一些市民对政改原则的看法。
必须指出几点的是,近日出现的几个建议如“名单式捆绑提名”、“白票守尾门”以及“最低投票率制”,这三者其实属于同一个类型,纵然在表面上或是具体文字上没有违犯人大规定,但一旦实施却会造成严重的负面作用,而且争议不断。正如律政司司长袁国强所指出的,“白票”如何届定?“废票”、“无效票”是否等同“白票”?而名单式捆绑提名,更有骑劫提委意愿之嫌,提名谁、不提名谁应当尊重每一位提委的主观意愿。
如果说“占中”是一次民意的考验的话,反对派显然是败了。虽然他们不愿意承认,但种种民调显示,只有极少数人支持这种以极端政治对抗行为的市民,更多的市民认为应当尽力促成二零一七年特首普选。但反对派有种“骑虎难下”的状态,一早就宣称“杯葛”第二轮政改咨询,面对强大的民意,又无法及时转变立场,最终只会陷得更深,也会离民意愈走愈远。
如果按反对派目前的取态,政改能否通过难以令人乐观。一旦二零一七普选成空,受害的将是全香港市民。早前香港总商会关于香港竞争力的一项内部调查结果显示,高达68%的回应是,香港竞争力进一步下降。
2008年同类调查仅4.5%被访者认为香港竞争力下降。历年同类问卷调查的结果是,对香港竞争力持悲观者不断增加。而政改否决,这种悲观情绪必定会进一步蔓延,也意味着香港极可能继续空耗五年时间。
去年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特首梁振英时强调,中央政府坚定不移支持特别行政区政府依照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的规定推进政制发展。而香港政制发展应该从本地实际出发,依法有序进行;应该有利于居民安居乐业,有利于社会繁荣稳定,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他并希望香港各界从国家根本利益和香港整体利益出发,广泛凝聚共识,维护社会安定,推动经济发展,珍视法治环境,确保香港在“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规定的轨道上稳步前进。这一番重要讲话,实际上是反映了中央对支持特区如期实现普选的坚定态度。
政改“向前一步”必定较“原地踏步”为好。“杯葛”咨询、否决政改,反对派须负起历史责任。
欢迎关注新时社网香港在线微信(公号:tkp-weihk)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