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港澳 >> 政情 速递 >> 洪水桥作试点可释160公顷 开发新界棕地增土地供应

洪水桥作试点可释160公顷 开发新界棕地增土地供应

  梁振英在新一份《施政报告》聚焦发展新界“棕地” 记者林良坚摄

  新时社网1月15日讯(记者 曾敏捷)政府致力多管齐下增加短中长期土地供应。除透过改划用途增加建屋用地外,新一份《施政报告》聚焦新界“棕地”(即已荒废或遭破坏的农地及工业用地),计划以洪水桥新发展区内为试点,将货柜场、回收场等行业搬入多层工业大厦,预期仅需30公顷土地便可重置现时190公顷“棕地”的产业,可释放160公顷土地作其他用途。

  行政长官梁振英昨日表示,政府将持续检讨土地用途,将合适的空置、“政府、机构或社区”(GIC)用地,及“绿化地带”等,改划为住宅用途,满足建屋土地需要。政府正全速改划在全港物色到的152幅用地,预期相当部分可于五年内拨作房屋发展,提供21万多个住宅单位。截至上月底,45幅用地已展开法定改划程序。

  消息人士表示,改划152幅土地用途的过程顺利,其中九幅土地已完成全部改划程序,正准备展开相关建造工程,另有11幅亦已完成城规改划程序,正有待行政会议审议。他强调,由于政府不断检讨各类不同土地用途,改划土地的名单会不断更新,甚或会超过152幅。

  为了地尽其用,政府建议适度增加发展密度,消息人士透露,政府正检讨启德发展区的规划和发展密度技术研究,预计可额外提供约不少于6800个单位及不少于43万平方米的商用楼面,但不会影响启德发展区的整体规划及布局。

  长期土地供应方面,政府将于今年内就新界北地区发展展开公众咨询,听取公众就包括粉岭高尔夫球场发展的意见,同时会开展蓝地石矿场及其邻近地区的初步土地用途研究。

  政府正研究可行措施,将部分洪水桥、元朗南和新界北的“棕地”使用者,迁入多层楼宇,并以洪水桥新发展区内的“棕地”为试点,推展新发展区。消息人士指,洪水桥发展计划会在今年首季进行第三轮咨询,但目前区内有约190公顷“棕地”,用作存放建筑物料、回收分类场及货柜场等,使用土地效率欠理想,当局研究后认为,可将有关行业搬入新式多层工业大厦,预料仅需约30公顷用地,即可安置现时的产业,而外国经验显示,新式工厦占地一般需要达两公顷,才能令运作有效率,但技术上可行。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