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继亭
“占领中环”固然以惨败告终,但整场运动所展示出来的种种极端言行,已经寓示着一种危险的预兆,这就是“泛民”已经开始了对抗政治的“范式转移”。显而易见的是,“泛民”正在着手进行新的“理论论述”,意图以“新论述”去配合新的极端对抗。在这一方面,公民党无疑是其中一个走得最前的政党,一如其党魁梁家杰昨日公开所说的,该党正在进行“重修党纲”、“加入新的本土论述”内容。参考民进党的经验,眼下公民党实际上正在进行着一场相似的、极其危险的“试练”,这种“港独党”的“范式转移”,值得香港社会的高度警觉。
“修党纲”图制造“新论述”
尽管戴耀廷自称“占中胜利”,但任何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观察者都可以知道,这不过是自欺欺人。“占中”无论从民意、民心还是民主这三个层次来说,都没有获得任何“成果”。而唯一或者说是经常被“泛民”提及的“成果”是:“唤醒了一整代香港人的觉醒”。在“泛民”的语境里,它的意思是“占中启蒙了香港年轻一代对民主的抗争思维”。在此种思维逻辑之下,以及出于“正当化”、“正义化”自身违法失败行为的需要、对未来议会选举的实际选票考量,“泛民”主动地谋求新的政治理论论述。
昨日公民党党魁接受报章访问时称,“雨伞运动的抗争手法是范式转变”、“我呢啲‘老饼’唔啱使,需要年轻人招呼中共”;他还称,公民党要回应时代呼唤而作出改变,会有本土论述。月初他在会员大会致辞时已提及这一议题,近日更有进一步想法。在迈向2016年创党10年之际,应该重新审视创党宣言,至于是否把本土意识写进创党宣言及党纲,虽未有成熟的结论,但仍须面对这议题,至少要有一个论述。
这番话至少传递了三个讯息,一是公民党要“改党纲”,二是公民党将改变对抗策略,三是公民党将走“本土”、“民粹”政治路线。尽管梁家杰在访问中不敢明确说出这些内容,但事实上,该党的这一策略早已在进行,只不过“占中”之后进一步作了明确。十二月中立法会辩论“港人优先”议案,梁家杰发言时引述练乙铮文章称,香港不需要“德国‘人种民族论’”,而需要“法国‘公民民族论’,前者指血缘肤色,后者指生活与制度,香港民族定义应跟从后者,从维护核心价值、生活元素、制度及衣食住行等为界线。
梁家杰所代表的公民党,不断强调“香港民族”的字眼,更试图通过西方的政治理论去替“香港民族”作出清晰的定义。这种政治主张显然已经越过了基本的政治“红线”,尽管其表面上是在进行“民主政治抗争”,但从本质上而言,却是直接的“港独”主张与思维。如果再结合梁家杰昨日的言论,“本土意识”、“香港民族”等言词,则毫无疑问的是,梁家杰作为“党魁”的公民党已不仅仅将“港独”视作一个“选项”,而且正在着手落实这一“选项”。尽管其意图要“借用”的西方十九世纪出现的政治理论“公民民族论”早已被扬弃,但对于香港反对派支持者而言,却是有着“独特的理论意义”。
2012年开始,公民党为立法会选举展开的“反赤化”政治文宣,实质上是这一思维与主张的首次“试练”,而“占中”则是第二次更为实际的“试练”。显而易见的是,促使公民党“下定决心”“修党纲”则是“占中”所遗留下的“政治遗产”,当中最为突出的便是梁家杰口中的“范式转移”手段与方式。
“本土论”另类“港独论”
所谓“范式转移”,是指一个领域里出现新的学术成果,打破了原有的假设或者法则,从而迫使人们对本学科的很多其本理论做出根本性的修正。例如,当人们发现地球是圆的而不是平的后,之前对地球上所发生的各种现象的理解全部都要重新考虑。这样,之前旧的范式(地平说)被一个新的范式(地圆说)所代替。从根本上来说,范式转移就是冲出原有的束缚和限制,为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开创了新的可能性。套用到公民党身上,则“占中”的“范式转移”毫无疑问是“港独”思维与主张的“落地”。
从梁家杰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当年民进党的影子。在台湾政治转型的过程中,“台独”利用政治体制的开放在岛内迅速发展,而台湾政治转型前的二元政治体制为“台独”发展提供了机会结构。“台独”运动正是通过理论论述与运动路线的不断调整与台湾政治转型相结合。在理论发展上“台独”运动与民主化、本土化相结合;在路线调整上,由暴力方式向和平方式演变,由“革命”路线向“民主”路线演变,由体制外路线为主,向体制内与体制外相结合,并以体制内为主的路线演变。
眼下的公民党,与当年的民进党何其相似。理论上,“港独”不正是与民主化、本土化相结合?策略上,不正是由“占中”的违法与暴力向“议会”转变?梁家杰提出“修党纲”,名义上何其冠冕堂皇,又是“民主”、又是“本土”,甚至加上“香港民族”的政治语言。但无可否认的则是,无论“公民民族论”、“香港民族论”,还是“民主意识论”,又与那个臭名远播的“城邦论”、“香港自决论”有何本质区别。难道口中否认“港独”就可以否定公民党的政治主张?
公民党正在走一条极其危险之路,正从一个香港特区政党走向有实无名的“港独党”,而可以预料的是,其“范式转移”的恶果将在未来一两年表露无遗。
欢迎关注新时社网香港在线微信(公号:tkp-weihk)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