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台湾 >> 聚焦两岸 >> 欧晋德:海沧自贸区,从推行“垃圾不落地”开始

欧晋德:海沧自贸区,从推行“垃圾不落地”开始

   新时社网(微博)3月24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靖东 林静娴 文/图)仲春时节,草长莺飞。鲜活而充满期待的气息,正洋溢在海沧这片热土上。这块土地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后劲十足的产业转型升级,更是环境优美,宜居宜业。作为大陆成立最早、面积最大的台商投资区,海沧区也已经成为很多台商积极建设的“第二故乡”。

   “自贸区”的建设,与每一个海沧居民息息相关。而在“自贸区”时代来临之际,海沧人如何建设这处共同拥有的美丽家园,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双丰收?又该以怎样的精神风貌,去面对世界潮流呢?

   导报记者特地连线采访了台湾高铁原董事长欧晋德先生。欧晋德曾在马英九时期担任过台北副市长,不久前又任连胜文竞选团队市政总顾问,同时,他也是台北“垃圾不落地”的推行者,对于海沧精神文明建设,且听他有什么独到见解!

海沧推行“垃圾不落地”是吸引台商投资的一大优势

 

 

  “海沧区已经变成了一个很美丽的地方。”欧晋德说,“走在海沧区的街道上,可以说是令人心情舒畅。这里街道整洁宽敞,绿意点缀其间,环境维护得非常好,就像厦门这座城市给人的整体印象一样。”的确,近年来,人们对“海沧=工业区”的刻板印象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满眼绿色。海沧区有全市最美的公共自行车绿道;全市最美的凤凰木绿道;“全市十大最美道路”的前四名中,海沧就占了两条……马銮湾新城绿化,更是前所未有的大手笔。

   欧晋德认为,对于居住在海沧的居民来说,环境是最重要的。作为曾经的台北副市长、台北“垃圾不落地”的首推者,他十分赞同在海沧区推行“垃圾不落地”活动。“过去人们常认为,垃圾减量这种事情,应该交给政府部门处理,殊不知这件事实际上关系到每一个人。”一提到“垃圾不落地”,欧晋德滔滔不绝,“过去人们习惯到哪里买东西都用塑料袋,这些袋子最后只是丢弃;就连部分礼品的过度包装,也是制造垃圾的源头。”欧晋德说,如果心里认为垃圾丢在家门口就会有人处理,最后只会导致没有人处理的垃圾成为“卫生死角”。所以只有从每个人做起,才能真正实现垃圾减量。而环境变好了,老百姓就是切切实实的受惠者。

   当年在台北推动“垃圾不落地”,欧晋德坦言一开始受到很大的阻力。但是他有一次在路上遇到市民,告诉他“你不可以放弃”,只因为市民感受到了好处。欧晋德说,人们往往只有从关怀自身生活的细节开始,才会去关心周围的每一个人,进而去关心生活的地区。所以,要让居民的心与海沧区在一起,积极做好垃圾分类,为自贸区建设添砖加瓦,维护环境是基础之一。而环境变好了,才会吸引更多台资企业到海沧投资发展。

尊重与信任 海沧自贸区建设台胞不缺席

 “当年从厦门离开的时候,我才6岁。我还记得当时轮船开往台湾,渐行渐远。我看着码头那一排红房子渐渐模糊,儿时的记忆一直在我脑海里,好像定格不动了一样。”提起曾经的故乡,欧晋德仿佛陷入了沉思。幸而随着两岸交流往来进一步扩大,近年来常常往来于两岸的欧晋德,今年年初才又造访了海沧。

   1990年9月1日,随着海新路开工典礼的爆破声一响,宣告海沧台商投资区开发建设揭开序幕;1995年4月11日,海沧首家台资企业翔鹭涤纶纺纤(厦门)有限公司宣布正式投产,海沧工业开始腾飞;2009年5月6日,由台商太太牵头成立的志工服务队在海沧成立,海沧的志愿服务活动逐渐遍地开花;2014年4月,全国首个“两岸义工交流合作工作室”在海沧正式成立……25年来海沧的发展离不开两岸的共同努力,而如今迎接“自贸区”时代的海沧,台湾同胞同样不会缺席!

   在“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实践中,台商台胞共同参与“厝边”建设,越来越多的台胞在“第二生活圈”共同建设美丽新家园。欧晋德在受访时表示,他到海沧参访时,知道有很多台湾人在这里。在交谈过程中了解到,台商都把这里当做自己的家,积极参与其中。只因为在这里,“听到的东西,说出的话,都是和在家里一模一样的”。欧晋德认为,在社区营造的部分,台湾已有长足的经验。让居民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愿意为所需去发挥所长,才能提高参与的自主性。尽管两岸在法律制度上略有不同,但社区却可以是一个自由的平台。无论是在社区建设,还是自贸区,都应该秉持着开放的心态,相互信任,互相尊重,才能融合到一起。

与世界接轨 在地文化是联结两岸的纽带

   “自贸区”时代的来临,意味着海沧要更加与国际、与世界接轨。在迎接自贸区的工作中,台商也从自身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开拓思路、脑力激荡,为厦门自贸区建设献计献策。欧晋德认为,在这过程中,台湾大有可为之处。

   首先,海沧拥有依托于厦门的广阔腹地;其次,海沧拥有较高人文素养水平,这将为台资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上的动力。欧晋德认为,有一些台商对到大陆投资有顾虑,实际上,走向国际化是必须的过程。两岸就应该联合起来,优势互补,才能够一起赚世界的钱,这样的思维必须持续贯彻下去。“随着新科技的发展,新兴产业炙手可热。再加上有庞大的市场前景和便利的交通条件,通讯产业、资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未来都有可能成为两岸在海沧自贸区中合作的重点项目。”

   海沧的青礁慈济祖宫,是保生慈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也是开台王颜思齐的故乡,闽台文化积淀深厚。2011年10月,海沧青礁慈济宫还被国台办批准列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自去年开展“美丽厦门·共同缔造”以来,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闽台文化生态村雏形已现,广大台胞在此找到了乡愁,也纷纷加入到共同缔造的行列。“毕竟,有新的东西进来固然是好事,但新的东西不能是一味压倒性的。”采访过程中,欧晋德也强调,自贸区时代来临,海沧的经济腾飞指日可待,但是,在在经济发展即将突飞猛进的同时,海沧区如何保存在地文化,尤其是维系两岸同胞情谊的民间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