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社网(微博)4月2日讯 据环球时报报道,清明将至,昔日台湾岛内“慈湖谒陵”的一幕幕已成过眼云烟。蒋介石1975年4月5日因心脏病突发去世。40年过去了,但对两岸百姓来说,与蒋介石、蒋经国、宋美龄甚至蒋家后人有关的消息仍有一定的吸引力,对他们的解构和评价似乎从没停止过。今年3月台南校园蒋介石铜像被强拆,去年底台媒传“蒋介石戎装骑马铜像将亮相浙江奉化老家”,以及大陆热播电视剧《北平无战事》中,“建丰同志(即蒋经国)”只闻其声未见其人,但“用人要疑、疑人要用,关键是要用好”等台词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在这些新闻或现象背后,两岸到底如何看“蒋氏父子”?
大陆影视作品中的蒋介石远比台湾的“丰满”
2014年11月底,台北市中山堂。一场“低调而隆重”的实验话剧正在上演,这部剧名叫《再见》,讲的是两位中国近代史上最叱咤风云的人物——毛泽东和蒋介石在另一个时空见面的场景。在剧中饰演毛泽东的是台湾演员、主持人侯冠群,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不谈政治,就是想探讨一下生命意义和生死哲学。而且,这是在台湾的舞台上第一次出现蒋介石。”
40年来,蒋介石在台湾的形象变化绘出了一个完整的跌落曲线。对台湾影视娱乐生态很了解的侯冠群回忆,当年蒋介石在台湾的地位,甚至高到了没有任何影视剧敢正面演绎的程度,“可以这么说,我的记忆当中,台湾荧幕上几乎没有过蒋介石和蒋经国的形象,从没有人正式扮演过他们。因为当时在台湾,蒋介石是一个被神话的人,而且那个时候是瞧不起演员、瞧不起娱乐圈的,当局认为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资格演蒋介石。”
如果说蒋介石的形象很少出现在台湾的文艺作品中,相比之下,在大陆,这位历史人物却是影视作品中的“常客”。上世纪70年代末拍摄的《大渡河》《吉鸿昌》,把蒋介石的形象搬上了大陆的银幕上,但戏份并不多。据说当时饰演蒋介石的赵恒多为演好这个人物,想了很多办法,弄到一些海外出版的有关蒋介石的传记和著作。他反复琢磨蒋的性格和神态举止,为刻画出蒋“专制独裁”的形象,甚至多次去拜访前国民党高级将领。1981年,电影《西安事变》导演成荫试图塑造了一个更加丰满的蒋介石,他表示:“要深刻揭露这种人物的反动本质,必须突破过去创作中对反面人物采取简单化的处理。”在这部影片中,导演第一次让这个反面人物讲起了方言、骂起“娘希匹”。扮演蒋介石的孙飞虎,凭此片夺得第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
上世纪80年代后期蒋经国解除持续38年的戒严令,开放大陆探亲,两岸关系走向缓和。在建国四十周年献礼影片《开国大典》中,孙飞虎扮演的蒋介石是戏份仅少于毛泽东的“男二号”。评论认为,他塑造的蒋介石不再只是一个狡诈凶残的刻板角色,而是更加丰满,这样一来,更衬托出将其打败的队伍非常伟大。
“反(腐),就要亡党;不反,就要亡国!”这是2009年影片《建国大业》中最入骨的台词,张国立饰演的蒋介石与陈坤饰演的蒋经国,被外界称为“外形最不像,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蒋氏父子”。环球网近日对蒋介石父子的形象做了一项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对于大陆影视作品中的蒋氏父子形象,16.9%网民认为“比较人性化”,47.4%认为“没有刻意丑化”,而35.7%的人认为“比较接近历史”。谈起大陆影视作品中蒋介石的形象,出版过《蒋介石传》《宋美龄传》的著名历史学家杨树标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我看来,电视剧《长征》中陈道明塑造的蒋介石最真实,虽然形象上不太像,说的也是普通话,但演得十分传神,剧本本身很接近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杨天石多年致力于蒋介石和中国国民党党史的研究,著有《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已出三卷)等。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近年来大陆影视作品中的蒋介石形象,已不再是“妖魔化”或“丑化”式的简单处理,而是更客观、全面和真实。
发展台湾经济曾给蒋氏父子“加分”
过去几年,每当大陆出版有关蒋介石的新书,都会引起外界关注。韩国《朝鲜日报》2013年2月曾报道说,中国大陆从多元的角度客观评价和重新审视蒋介石,“最受瞩目的当属由美国前任驻华外交官陶涵撰写的《蒋介石与现代中国》获准在大陆出版”。
200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向公众开放《蒋介石日记》,邀请杨天石赴美阅读、研究,那一次杨天石一口气看了两个月,有媒体称之为“阅读蒋介石日记的大陆第一人”。后来,杨天石又分三年,先后去了三次,用十个半月时间读完蒋的全部日记。作为民国史专家,杨天石认为《蒋介石日记》有相当的真实性,但也有许多重大缺漏,有严重歪曲,也有对自己的美化,需要大量、广泛利用各种史料加以审核、考辨,有分析地谨慎使用。杨天石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研究中国近代史,不看蒋日记,是很大的损失;看了,什么都轻信,也会上当、受骗。”对于蒋介石的总体评价,杨天石认为,在中国近代史上,蒋介石十分重要,也十分复杂,有功有过:“他和中共两次合作,领导北伐,领导国民党和国民政府抗战,可以说有功;十年清党剿共,三年反共内战,则是两大过。台湾时期,实行‘白色恐怖’,是过;坚持一个中国,建设台湾,坚决反对‘台独’,是功。”
在环球网的调查中,更关注蒋介石的网民占35.7%,明显比关注蒋经国的网民(19.5%)多,而44.7%的人则表示“两人都很关注”。畅销书《我们台湾这些年》的作者廖信忠在一次访谈中谈到,蒋经国当政后,心里觉得可能要一直在台湾待下去,就开始在台湾进行建设,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十大建设”带来台湾的经济起飞,所以很多台湾岛内的人因此现在会怀念蒋经国的时代,那个时代大家都有钱赚,不用像现在管这么多,没有政治乱象之类的事情。但同时他也表示,如果真让大家再回到蒋经国时代,其实没有多少人愿意。
杨天石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蒋经国作风比较亲民、平民化。在既往的台湾地区领导人中,目前台湾人最肯定的也是蒋经国。蒋经国在台湾实行经济改革,对外开放,建设台湾,对当年的台湾经济起飞起了重要作用,他的一些做法,还助推台湾从威权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此外,他开放老兵回乡探亲,派人与大陆方面接触等做法,对海峡两岸交流、国共两党交流有促进作用。同时,杨天石也提到,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实行“白色恐怖”,蒋经国负有一定责任。
“蒋经国与蒋介石的性格不一样,但大家对蒋经国的评价更高一点。”杨树标这样谈及蒋氏父子。但他强调:“事实上蒋经国做的很多事情都是蒋介石打下的基础,比如岛内建设等。”杨树标说,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应一分为二地来看蒋介石,他在台湾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台湾的一些老百姓现在接受民进党的“去蒋化”,与台湾目前经济不好也有关,老百姓怨声载道。
“台独”势力掀起“去蒋化”
侯冠群的家世颇为显赫,他的外曾祖父黄炎培为民国著名教育家,祖父曾任张学良的军警执法处处长,祖母曾是蒋宋美龄的秘书。家族里对于蒋介石的看法,也颇为复杂。“坦白讲我的祖父母是不敢评价的,因为台湾当年是有所谓的白色恐怖。我的祖父是张学良的部下,对蒋是有一点点微词的,只是没有说出来,我小的时候很敏感,能隐隐约约感觉到。后来我偷偷看过很多李敖的和大陆的书,所以年轻时候也很不喜欢蒋介石。而我母亲这边的亲戚都在大陆,小的时候接触不到,两岸开放后我来大陆,大家谁也不谈蒋介石,都把他忘了。”
侯冠群对蒋介石的这种“淡忘”或许是无意之间形成的。但在台湾岛内,近些年刻意为之的“去蒋化”却愈演愈烈。3月22日,台南市政府以将中小学校园里的蒋介石铜像拆除,蓝营强烈谴责这是“偷拆”。对台湾的“去蒋化”,向来被指有深绿背景的台北市长柯文哲有点另类地说,他不会拆蒋介石铜像,“留下铜像并非向历史屈服,而是超越历史,做自己的主人”。
在台湾,蒋氏父子的地位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蒋经国1988年1月13日在台北病逝。他在世时,蒋介石的生日与忌日是台湾的“国定纪念日”(正式节日)。那时的台湾岛内,蒋介石被看成是孙中山先生的最忠实信徒,尽管影视作品中几乎看不到蒋介石的形象,但在纸币和硬币上有他的肖像,他的塑像也遍及学校和街头。很长一段时间,每到4月5日,到慈湖谒陵是台湾“党政要员”一项最为重要的“政治仪式”,因为只有真正进入国民党高层的人才有资格跟着当时的“领导人”去蒋介石的棺木前鞠躬致敬。
在台湾政坛,曾流行一个笑话,那就是被蒋经国一手提拔的李登辉在蒋经国面前“只坐板凳的1/3”,人们用“坐1/3的板凳”形容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最高敬意”。蒋经国去世后,李登辉曾借“继承两蒋遗志”的假象来稳定自己的地位,但后期开始自称“二十岁以前是日本人”,把“台独分子”写的《台湾四百年史》作为台湾历史的“正统”,逐渐改变了一些台湾人对两蒋父子的传统看法。当有人在台湾各大学校园内掀起“拉倒蒋介石铜像”的行动时,李登辉却让国民党坐视不管。随着民进党的陈水扁上台,台湾一些地区“仇蒋恨蒋”,“去蒋化”日益明显。蒋介石的忌日不再是正式节日,只是赶上清明而已。一些把慈湖当成“观光景点”的游人,才会猛然想起这一天还是“蒋公逝世纪念日”。马英九曾是蒋经国秘书,这一特殊的关系,让他恢复了过往的“慈湖谒陵”仪式,但台湾舆论认为,这并不代表马英九要大力恢复蒋介石的历史地位。
对蒋氏父子在台湾的境遇变迁,杨天石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世界上没有神,正确地分析蒋氏父子的历史功过,使之从‘神’变成‘人’,成为可以研究、可以评论的对象,甚至对其错误进行严厉的批判,都是可以的、必要的。但是,(台湾一些人)将‘去蒋化’和‘去中国化’联系在一起,则是完全错误的。”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