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海口5月15日电(记者张茜翼)“目前中国在深入开展深空探测论证,文昌卫星发射基地的建成也将为中国深空探测创造条件。”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海口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展”(海口站)15日在海南省博物馆亮相,这是探月工程展2015年全国巡展的首站。
中国探月工程按照“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分步实施,从启动到今年已经11年。11年间,共实施了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四次任务,圆满实现了一期、二期任务目标。
经过6年的建设,位于海南文昌的海南航天发射场目前基本竣工,这将是中国首个滨海发射基地。
吴伟仁表示,目前,探月工程三期主任务“嫦娥五号”探测器研制进展顺利,预计于2017年前后完成研制,将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从海南文昌发射场择机发射。该探测器将完成探月“绕、落、回”中的第三步,主要实现无人采样返回任务。
中国现有酒泉、太原、西昌三个航天发射场,每个发射场都有不同的任务分工。吴伟仁认为,把航天城定在海南文昌有几点优势:第一,海南地处中国最南端,因其纬度低,发射同步轨道卫星将大大节省能量,发射的卫星寿命也相对较长;第二,发射区毗邻大海,火箭射向宽,航区和残骸落区安全性好;第三,海上运输能解决大型运载火箭的运输问题等。
据介绍,该发射场主要用于发射中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轻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等航天发射任务。它由发射场区、配套测控站等区域组成。
与神舟飞船此前以大约每秒7.9公里的第一宇宙速度返回不同,未来嫦娥五号将以接近每秒11.2公里的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吴伟仁表示,考虑到中国内陆着陆场各方因素,为实现长航程、低过载的返回,中国要采用半弹道式跳跃的返回方式。
为了对未来嫦娥五号返回的相关关键技术进行试验验证,去年,中国探月工程首次实施再入返回飞行试验,飞行试验器于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进入地月转移轨道。11月1日,返回器安全精准着陆在预定着陆点,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嫦娥五号从月球返回地球,技术上还需要哪些突破?吴伟仁告诉记者,一般的宇宙航天器返回地球进入大气层之后要承受30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嫦娥五号从月球返回地球,还需要突破一些关键技术。”
在吴伟仁看来,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及配套设施建成后,“可大大促进海南、特别是文昌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带动高科技等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完)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