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5月14日宜宾讯(记者 宣玲玲) “傅斯年、陶孟和、李济、梁思成、林徽因、童第周等曾笔耕不辍的书案”、“中国建筑科学的摇篮”、“同济大学莘莘学子遮风避雨的浓荫”、“从这走出的院士达36位之多”、“抗战文化中心”……这些都聚焦于四川省宜宾市东郊的小镇——李庄。
5月14日,两岸媒体聚集抗战大后方的学术重镇李庄,走访这座安静的近乎被外界遗忘的人文学术重镇。
沿着李庄板栗坳的张家大院就可以看到桂花坳,著名历史学家,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台湾大学校长的傅斯年曾居住于此。64岁的张家友回忆说,这里是我们张家的老屋,当年父亲把房子租给他们搞学术,同时给傅斯年当小工扛滑竿。“傅先生他对我们老百姓比对官员要好。官员要请他吃饭的时候,傅先生坐屋里面,小工在外面。傅先生就去看看小工们和他吃的是不是一样的,不一样他扭头就走喽。”张家友说,在桂花坳,傅斯年先生还举办过“科普展”,专门告诉当地百姓解剖尸体是怎么回事,消除村民认为医学解剖是“吃人”的误解。
“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1940年,日本侵略者对云南轮番轰炸,当时的同济大学不得不把第六次迁校的目光投向川南一带。宜宾李庄镇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提出了十六字的电文。李庄古镇管理局的李海燕说,小镇为了给学生安置一张平静的书桌。把镇上所有庙宇祠堂大院全部腾空,改建成大学学府和科研机构,神仙菩萨纷纷让位于学者教授。
66岁的抗战文物挖掘者左照环从小生活在李庄,他回忆父亲曾告诉他,当时常有同济大学的学生去茶馆喝茶,一坐就是一天,没钱的穷学生来了,当地百姓也给他们供应一天的白开水。学生买花生米吃,当地商贩也会多给他们一些。
战争中的李庄,为学生学者们提供了潜心研究学术的环境,一批扛鼎之作在李庄艰难时期完成。谈到抗战后方的李庄,抗战文化专家、学者岱峻表示,我们的抗战不仅是前方一个兵一个团的抵抗,也可以是文化的抵抗、一个学校的抵抗。当初推崇的是“前方抗战,后方建国”,抗战建国,靠的是文化建国。一个民族土地可以丢失,国家可以灭亡,但只要它的文化保存着,民族还可以重建、兴盛,这大概就是战时的“李庄精神”。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