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国际 >> 中印怀共同目标 中国参与“印度制造”可行性待观察

中印怀共同目标 中国参与“印度制造”可行性待观察

\

习近平访问印度与莫迪会谈 资料图

  新时社网7月14日讯 据南早中文网评论员文章,中国参与“印度制造”计划、中印两国将如何合作,仍然有待观察。文章还对双方能否放下边境纷争和竞争心态进行了分析,以下是文章摘编。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于今年6月29日签署,资本规模为1千亿美元,当中38%由中国和印度共同承担。两国也共同动员及部署区内资源。此举或有助缓和历史问题带来的紧张气氛,并改善印度的基础设施。

  由中国领导层牵头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正推动丝路计划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发展,借以重塑全球经济秩序。而印度身为亚洲第三大经济体,与西方及日本的历史渊缘也极深,也可以从中发挥作用。

  印度总理莫迪最近访华,备受外界密切注视,观察中印两国向来脆弱的关系是否有变。访问期间,莫迪不但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自拍,还到访习近平的家乡,这些带有个人色彩的举动,反映两国迈入新的合作关系,而印度也将因此大大受惠。

  印度早已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心怀不满。 1998年,由于印度进行核武试验,世界银行违反协定,拒绝向印度发放新贷款。印度与这些机构日益疏远,而另一方面,金砖国家开发银行首任行长将由印度代表出??任,印度也希望争取到亚投行副行长职位。

  中印两国将如何合作,仍然有待观察;双方能否放下边境纷争和竞争心态,共同携手?

  中印都有共同目标:追上西方生活水平。两国都大力支持具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变化公约《京都议定书》,但有可能在不减低经济增长的情况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另一个原因是印度在水务处理、兴建隧道和交通设施方面有巨大需求,而中国在这些领域都有相对的成本优势。中国坐拥3.8万亿美元储备,之前曾向印度提出,将在2012至2017年间向当地投资基础设施,投资额估计约3千亿美元,为印度总基建投资目标的三成。

  然而,印度出于安全考虑,对于是否准许中方参与国内基建仍犹豫不决。此外,还要考虑贸易赤字的问题。

  有人担心,向中国借取庞大贷款,或会令问题加剧。印度进口的中国货品多于出口中国的货品,其本身也是净进口国。 2014年,印度对中国的贸易赤字达到360亿美元,而贸易失衡则加深了印度的财赤。印度卢比兑美元近期跌至新低,贸易失衡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

  印度早前推出“印度制造”计划,意在将国家发展成制造业中心。允许中国和日本参与其中,或有助扶植本地制造业。无论如何,只要印度仍然无法自给自足,便无法改变与中国的贸易逆差。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