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和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14日在京联合主办国际研讨会 新时社网记者常晓宇摄
新时社网7月15日讯(记者常晓宇)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一带一路”自此成为中国外交大战略;几乎与此同时,韩国总统朴槿惠提出“欧亚倡议”。中韩同时向西看,两大战略如何协作、共赢,避免重复、竞争?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和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14日在北京联合主办了一场国际研讨会,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经过近两年时间的落地,中国同沿线国正稳步对接,韩国西进可借道“一带一路”。哈萨克斯坦的例子似乎可以给韩国一些借鉴。新时社网记者上月曾参加哈国驻华大使馆主办的圆桌会议,主要讨论哈国2014年提出的“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和“一带一路”的合作前景。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6月27日在访哈期间也曾表示,中哈这两大战略高度契合。两国目前已经在物流、交通、口岸等方面正展开首批合作项目。
14日的中韩研讨会规格之高,可从两国政府的派员级别上窥见一斑。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孔铉佑在致辞中说,“一带一路”和“欧亚倡议”均以提升区域国家间的互联互通为核心,韩方着眼东北亚,走的是北线;而中方陆、海并进,囊括南北。中韩两大战略高度契合,将覆盖整个欧亚大陆。孔铉佑在形容中韩关系时用了和上文张高丽同样的表述:打造两国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这就为“欧亚倡议”借道“一带一路”提供了政治保障。
其次,“欧亚倡议”借道“一带一路”有其必然性。朴槿惠的亲信、韩国总统秘书室首席外交安保官朱铁基在会上直接用中文说:独行快,众行远。当然,这背后更多的是地理和战略的选择。朴槿惠的“欧亚倡议”,指的是通过与欧亚地区国家的经济合作,扩大韩国的对外贸易,带动朝鲜开放门户,消除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中国是对朝韩有重大影响的大国,两国想从陆路走出去也无法绕开中国。
新时社网记者注意到,几乎所有发言的韩国官员、专家都提到了中韩领导人互访和两国新近签署的FTA自贸区协议。朱铁基则将之形容为“政热经热”,联系到他提及的“今年是韩国光复70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表述,很容易将热络的中韩关系同冷淡的中日、韩日关系联系起来。韩方对东北亚铁路联通抱以热望,但这更多的是一个政治问题,朝鲜是其中的关节。
所以朝鲜自然也就成为韩方表述中的第三个高频词。韩国交通研究院欧亚朝鲜公共设施中心副研究员徐琮垣将“欧亚倡议”总结为三:交通、能源、经贸互联互通成“一个大陆”;经济、科技创新、人文交融的“创造的大陆”;“和平的大陆”,即推进朝韩互信。朱铁基甚至呼吁,西方应取消对朝鲜的制裁,加强中朝韩合作;为了“打通”欧亚,朱铁基同时呼吁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
为何中韩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向欧亚?它占了世界陆地面积的40%、人口的70%、GDP的60%。孔铉佑表示,如此大的市场中国不能独美,韩国的协作不可或缺。相似的话语,习近平去年在访问蒙古时说得更直接: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
新时社网记者注意到,就在14日,一趟搭乘韩国政界、学界、文化艺术界和大学生共250人的“欧亚丝绸之路亲善特级列车”从北京发车,它将横跨亚洲和欧洲大陆,终点站是柏林。朴槿惠在视频贺词中表示,朝韩应连接被切断的铁路,实现半岛和平统一,并把欧亚大陆连接成“一个大陆”、“创造的大陆”和“和平的大陆”,为实现全球和平与繁荣作出贡献。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