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赵萌 编辑 | 杨凡
最近,中欧之间的互动有点密集。
前天(10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刚结束对英国的国事访问回到北京。一天后,荷兰王室就踏上了为期5天的访华之旅。紧接着,外交部发言人陆慷今天又宣布,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法国总统弗朗索瓦 奥朗德将于11月2日至3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就在几天前,中德外交部先后宣布,德国总理安格拉 默克尔将于10月29日至30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小编给大家捋一捋,简单来说,从10月19日习近平开始访英算起,半个月的时间里,我们跟欧洲的4个国家进行密集互动。
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话说,习近平主席访英之旅,开启了中欧之间的“外交季”。
“中欧贸易对彼此都很重要”
对于近来欧洲领导人接二连三来访,崔洪建告诉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小编,这种情况有的是因为双方既定的议程安排,比如默克尔总理来,原因是“中德政府磋商”机制。按照安排,德国总理默克尔会率自己的内阁来中国和李克强总理及中国政府部门会晤对话。
德国总理默克尔
“中德政府磋商”机制成立于2010年,由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商定建立,至今已顺利开展三轮。去年的10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赴德国主持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并对德国进行正式访问。
不过,既定的议程安排之外,“经贸才是主要原因”。“中欧近来频繁互动,经贸原因还是主要的。从今年来看,中欧的贸易在下滑,所以从法国、德国来说,来中国大家想一些办法,将下滑的趋势止住。因为中欧贸易对彼此都很重要,对欧洲来说,经济复苏还不稳定,外贸也是一大支撑,尤其是和中国的贸易。而对中国来说,我们今年外贸下滑也比较快,大家都知道欧盟是我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如果中欧贸易可以稳定的话,我们整个外贸形势就不是那么难看,所以双方是有需求的。”
此外,崔洪建还提到,习近平访英后,中英合作给欧洲其他国家做了一个示范,而这对德、法也是一个激励。
法国总统弗朗索瓦 奥朗德
具体来说,习主席访问英国后,中欧双方合作领域有很多突破,比如核电、基础设施等方面,这种模式的合作在中法、中德之间是没有的。“当然,中英之间能做的,中法、中德可能做不了,这也激励法、德去想一些办法,一方面止住外贸下滑的颓势,一方面进一步提升投资,因此法、德就要拿出一些更具竞争力的领域来和中国谈。”
“中国对欧外交是全方位的”
除了经贸原因,崔洪建认为,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上,欧洲对中国的需求越来越大。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小编注意到,外交部部长王毅曾在近期访问捷克、波兰和保加利亚中东欧三国时,对中欧关系进行过表述,称中国近期将与英、法、德三个大国开展一系列密集的高层互动。王毅表示,中国对欧外交是全方位的,面向所有欧洲国家。我们希望中国对欧外交展现更加丰富多彩、均衡务实的局面。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访问对外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即中国不仅重视英、法、德这三个传统大国,也重视同其他欧洲国家的关系。
王毅说:“三国走下来,我明显地感觉到,三国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对华交往,与中国开展合作,对华友好正逐渐成为民意主流。这种积极变化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三国对华政策走向。前一阶段,捷克总统泽曼排除干扰和压力,毅然出席中国‘9·3’纪念活动,各方对此有各种议论。但驻捷克使馆告诉我,泽曼总统回国后,民意支持率不降反升,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张利华受访时表示,中欧展开频繁互动这是个大趋势。从中国方面来看,中国一直在欧盟英国、法国、德国几个大国之间搞平衡外交,但同时也非常重视同荷兰、比利时等几个重要国家展开交往。中欧关系最根本的是经济利益,但长远的是国际格局再分配的问题,欧洲国家感觉中国正在日益强大。
张利华还分析称,这次习近平主席访英特别成功。过去中德关系太密切了,英国感觉自己失策了,之后改变外交政策,这次习主席访英,英国外交迈出一大步。国外中德关系是最密切的,贸易是最好的,第二是法国,第三才是英国。英国现在也迎头赶上。
“10月、11月是外交收获的季节”
对于荷兰元首和法、德国家领导人集中在10月底、11月初密集来华访问,崔洪建认为原因有两点,一是季节性因素,因为这个时期是西方国家圣诞假期前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他们实际上非常繁忙,因为要赶在年底休假前完成手头的工作。西方国家领导人也不例外,他们也要度假。第二个原因是10月、11月也是外交收获的季节,在年终时刻,大家要为新的一年商谈一些更为具体的东西,这是很关键的时刻。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