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港澳 >> 政情 速递 >> 屠海鸣:“十三五”供港创新平台 三招把握国家机遇

屠海鸣:“十三五”供港创新平台 三招把握国家机遇

  文|屠海鸣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令人印象最深刻是两个字:创新。之所以印象深刻,因为,创新理念居于五大理念之首。全会公报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分量之重前所未有;全会公报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创新的内涵更加丰富;以往提创新,主要是指技术创新,这次已拓展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可以说,事事皆可创新,人人肩负创新责任,创新逻辑贯穿整个十三五。

  浓墨重彩突出创新,就是告诉人们:创新是破解中国难题的金钥匙,是实现十三五目标的总开关,唯有创新,中国号巨轮才能破浪向前。透过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看香港创新,笔者认为,香港应该在三个方面进行突围。

  去除优越感 重塑创新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无论是在国家的大局中看香港,还是在全球范围内看香港,都不能说香港缺少创新传统,否则就无法解释曾经的香江传奇和狮子山精神,也无法解释今日的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是如何建成的。然而,近年来香港的经济增长缓慢、综合竞争力下滑是不争的事实。这些现象折射出创新动力不足。而创新动力不足,首先是理念上出了问题,症结就在于自我感觉良好,因循守旧的心态。

  香港的经济总量曾经占内地的30%,现在仅占3%;香港的经济增速十二五期间维持在2-3%,内地保持在7-8%左右;香港曾是内地省份争相学习的对象,现在上海、深圳在许多领域的创新超过了香港。即使在贵州这样比较落后的西部省份,如今也掀起了互联网+的产业变革。以科技创新为例,香港与世界发达国家和中国内地也有差距。科研支出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德国、美国、新加坡、中国内地都超过2%,而香港只有0.73%。每百万人口中的科研人员数量,以色列、新加坡都超过6000人,香港不足3000人。

  客观的说,以香港高等学府的累积优势,香港仍处于创新的第一梯队,但香港创新排名在下滑。一些发达国家创新能力与时俱进,中国内地一些城市的创新能力后来居上,一些港人却仍以井蛙自傲的老眼光看世界、看内地,对于身边发生的变化或浑然不知、或熟视无睹、或爱莫能助,仍保持?天然的优越感,这是推进创新的第一大障碍。香港亟待去除优越感,重拾致力创新的理念。

  驱散泛政治化 优化创新环境

  香港的创新环境同样不容乐观。特区政府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许多创新之举,被反对派一再拉布。一个典型的事例就是创科局在立法会历经三年审议,至今未能成立。近日,立法会再次审议特区政府成立创科局的拨款申请,反对派又一次拉布,提出的修订意见多达一千三百多项,实匪夷所思。

  当今世界,创新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推进发展的主要动力。在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竞争对手争分夺秒的今天,政府有一个机构专门负责规划、统筹、协调全社会的创新工作,定然能更高效的汇聚智慧、整合资源、凝聚合力,更好更快推动创新,这也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普遍做法。但特区政府成立创新科技局却这样难产,成为国际笑话,不免让人扼腕叹息。

  创科局难产,缘于香港泛政治化的生态环境。政治雾霾已经严重污染了香港的空气,让东方明珠黯然失色。反对派逢中必反、逢一国两制必反、逢特区政府必反,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遇事不论青红皂白、不顾市民利益,动辄大贴政治标签,挑拨离间,内耗不断,纷争不绝。香港要优化创新环境,当务之急是向泛政治化说不。

  聚焦优势产业 厘清创新方向

  金融、旅游、贸易及物流、专业及工商服务等四大产业是香港的优势产业,占香港经济总量的近六成,提供本港近半工作岗位,是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但这些年,却遇到发展瓶颈。笔者认为,应该以这四大产业为重点推进创新。

  金融业的创新,应在内地金融改革、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专业服务三个方面找到切入口。比如,沪港通对香港是非常有利的,内地市场大,香港市场小,这等于给香港创造了一个机会,当然也有竞争,但香港不能指望自己永远处于没有竞争、垄断中国发展资金的地位。要通过创新,做大自己的蛋糕。再比如,人民币国际化,香港打造人民币离岸中心有优势,但也面临来自伦敦的竞争,出路还是创新。

  旅游业的创新,应在提升接待能力上下功夫。港澳自由行原本是非典之后中央帮助香港的救市之举,现在一些市民却抱怨内地游客挤压了他们的生存空间。说到底,是香港的接待能力赶不上游客的增加量。反观韩国、日本成为中国内地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就是因为人家旅游接待能力与时俱进、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值得香港借鉴。

  贸易及物流、专业及工商服务两大产业的创新,应瞄准一带一路的大市场。一带一路建设撬动亚洲和欧洲两大经济板块,预计有八万亿美元的投资,这是一个诱人的大蛋糕。香港的优势在于既熟悉国际市场,又熟悉内地市场,可以充当超级联络人。问题的关键是创新机制,为各方提供最便捷、成本最低的服务。中央已为粤港澳合作规划了三个平台,深圳前海、广州南沙和珠海横琴,并规划建设港珠澳跨海大桥,为香港与珠三角的深度合作提供了方便,如果香港能创新服务机制,就能抓住发展机遇,把这两个产业做大做强。

  总之,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为香港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平台、开阔了道路。这是香港的动力,也是香港的机遇。

  (作者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政协常委)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