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港澳 >> 政情 速递 >> 大公社评:戢止轻生风要靠年轻人自己

廖长城倡设知识产权交易所

  图:廖长城提出,香港需要成立知识产权交易所,与内地联合打造一个全国性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甚至成为全球性的科技百货公司\新时社报记者 石璐杉摄

  新时社网3月11日北京讯(记者文轩、石璐杉)互联网改变世界,科技改变生活。在创新科技重塑美丽新世界的今天,香港将何去何从?身兼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的行政会议成员廖长城在京接受《新时社报》专访时表示,大学是香港科技发展的主要推动者,而大学的科研通过企业的商业化转化为实际应用,配合创科局政策上的统筹支持,官产学研一条龙发展。他亦提出,香港需要成立知识产权交易所,与内地联合打造一个全国性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甚至成为全球性的科技百货公司。

  创新及科技局几经波折才于去年11月成立,多年来推动创科发展的廖长城感慨道:创科局对我们太重要了,如果我们吃老本,靠金融,香港700多万人,金融只能提供20多万人就业,点搞?他强调:一定要找新的新兴产业,找新的经济亮点,这个地方才有希望,这不单能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同时亦能推动就业。

  将基础研究转化应用研究

  推动创科必须官、产、学、研合作,廖长城指出,现在有了创科局在政策上的统筹推动,还需要学校和研究院进行科研。能带领香港科技发展的主要是大学。然而,廖长城指出,以前的大学教授喜欢做上游研究,即基础研究,发表学术文章,但真的要推动科技,还要走中下游,将基础研究发展成应用研究,应用在商品和管理方面,从而提高生产力。他认为,学校应该不单在意有多少学术文章发表,还要看有多少科技申请到专利,成功商业化,教资会在进行大学可以评审时也应加入专利指标,这样才能鼓励大学将研究转化为应用科学。

  有了官、学、研,还需要产。廖长城指出:企业知道市场的需要,但技术上做不到;由大学去做科研,再给企业生产推广,双方正好各取所需。为了推动企业与大学的科研配对,他强调,在港建立一个知识产权交易所十分有必要。就此,廖长城描绘了一幅宏大的蓝图。他表示,目前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都有产权交易中心,但规模比较小,且仅限于本地,缺乏各地的联网;与之相比,香港拥有国际化、两文三语的语言优势等有利条件,正正可以将之系统化,把全国和港澳的科技中心连接在一起,就如全球很多股票市场都连在一起一般,这是推动科技发展,推动科技商业化最有效的办法。

  扩大联系吸引全球买家

  廖长城认为,在港设立知识产权交易所后还可进一步扩散,第一步是联系港澳与全国,接下来可以囊括一带一路的国家,再包括东盟九加二,形成一个大市场,建立一个科技的百货公司,到时全球都可能是你的买家。

  促企业培养专业中专业

  谈及创科的官产学研,身兼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主席的行政会议成员廖长城认为,产这一环尤为关键,企业必须重视科研的力量,自强不息,培养出专业中的专业,方能与纽约、伦敦等相提并论。

  欧美之所以强,在于工业革命早发生,一早就走科技(路),我们已经落后了百多年。廖长城指出,香港要发展成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必须要有相应的专业配套,才能与领先多时的欧美国家抗衡。

  廖长城表示,香港做知识产权贸易的时候,需要包括律师、会计师,融资、保险、估价估值、技术探索等多方面的专业人才,但仅仅是专业服务还不够,我们需要培养专业中的专业,例如单是律师是不够的,需要是知识产权方面的律师;又如估价行,也需要是专门懂得对知识产权估价的,这就是专业中的专业。只有这样,才能和伦敦、纽约相提并论。

  其中,廖长城认为,中小微企尤其需要自强不息,因为如三星、索尼等外国大企业都有自己的科研部门,而中小微企却无法长期维持自己的科研中心,应积极想办法转型升级,通过提高技术、品质、品牌,打世界波,并指出一日不增强自己,都无得同人竞争,除非你去孟加拉啦。

  现时正值国家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廖长城指出,国家从以往的粗放型经济,到十二五规划开始走科技创新,如今一脉相承,全面落实以达至小康,这是很有科学性的一步步地走,而香港作为依靠内地发展的地方,一定要跟着这个潮流走,才找得到我们的角色。在贡献国家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