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港澳 >> 政情 速递 >> 马鸿铭:铲除“港独”土壤 强化沟通增教育

大公社评:学生校园违规行为不能容纵

  近日有两宗学校新闻被广为报道,一是教育局长吴克俭没有下车接受学生的请愿信,二是岭南大学前学生会会长拒绝出席校方的纪律聆讯。两宗事件均涉及学生的行为与成长,值得关注。

  首宗事件,是吴克俭上周应邀出席伊利沙伯中学旧生会中学及汤国华中学的联校毕业礼,离去时有学生拦车请愿,吴克俭没有下车接信,事件扰攘了四十五分钟才结束。事后,吴克俭被指漠视学生诉求,宁在车内玩手机,云云。

  事件中,局长是否应该下车接信,可以商榷,事实是即使现场秩序混乱,局长下车接一下信也不会有什么大碍,少数激进学生因此也就没有了进一步生事的藉口。局长坐困愁城四十五分钟也非上策。

  然而,吴克俭的反应可以做得更好,但少数激进学生这种围车、堵路、叫嚣的行为又是否必要和值得鼓励呢?不要说吴克俭是主管教育的官员,就算是校方请来的主礼嘉宾,是否最少也要给予应有的尊重?而且,学生如果真有意见要表达,局长不接信,交给校方或其他随行人员代转代接不也一样吗?何以一定要弄出围堵的恶劣局面?

  然而,事件发生之后,乱港传媒《苹果日报》和一些评论文章,一味指摘吴克俭不下车接信是什么龟缩和丑态,对激进学生的围堵叫骂却只字不提,甚至捧为正义行为。这难道是客观公正的报道,对青年学生又有好处吗?

  事实是,自所谓反国教事件开始以来,以至年前的违法占中期间,大批年轻的身影和脸孔出现在街头,是令人感到不安和意外的。

  答案是,近年反对派逢特必反、动辄大闹议会,已经在青年学生中埋下了违法和暴力的种子,他们有意见和诉求,想到的再不是温和合法的表达,他们相信只有激烈、甚至是违法暴力的行动才会引起注意,才会令到政府和威权低头。

  同样,一贯以博雅教育为宗旨的岭南大学,日前也发生了学生围堵校委会的事件,多名校委被拦阻进场和推撞冲击。日前,校方向当日在场的学生会会长等人发信,要求出席纪律聆讯,但学生接信后却公然表示拒绝出席。

  纪律聆讯是大学管理机制的一部分,依照大学规章,校方有权传召相关师生人等出席解释交代,必要时会对肇事学生处以记过、停学以至开除的处分。而在一项如此严肃的规定面前,闹事学生居然会以拒绝出席作为回应,还要质疑校方的权力应由他们来决定,也可谓荒天下之大谬矣。

  反对派已经把青年学生视作重点培育对象、视为未来进一步抗中乱港以至谋求港独的希望所在。今日部分大、中学生无视校规、破坏校园秩序的歪风如不受到及时遏止,日后必成社会祸患。

  (本文为新时社报社评)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