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鼎鸣
任何有判断力之人都会知道港独对港弊远大于利,而且根本不可能成事,但分离主义及港独的思潮却又确有蔓延之势,这思潮本身已对香港的社会及民生造成不少破坏,若听之任之,港人的损失只会更大,我们不能不认真应对。
为什么港独根本不可能成事?从法理上,香港自秦汉以来便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不明此理者,可多读点香港历史,若无时间阅读,跑到李郑屋邨的汉代古墓看看其文物的介绍,也可略窥香港与中国历史上的关系。1946年12月16日联合国决议所有列强殖民地属非自治领土者,可以脱离宗主国独立,1960年12月14日联合国又通过殖民地自决独立的决议。但这些都不构成香港独立的法理依据,因为1972年11月2日联合国以99票赞成,5票反对(包括英国美国),23票弃权通过香港不属于英国殖民地,因此香港没有自决权力。
必定经济崩溃优势尽毁
在政治上,中央政府的任何领导人若容许香港独立,便必成千古罪人,没有人会作此愚蠢举措。在文化上,香港文化与中国文化紧密相连难以分割,要港人明确否认自己是中国人,除了在一些没有文化素养的人当中有市场外,实难使人甘之如饴。在军事上,港人当中有多少人乐意参军与解放军决一死战?答案不证自明。
但所有这些因素又不及经济自杀来得这么重要。香港的食水大可靠现在已不算太昂贵的海水化淡而解决,食物要从别的地方进口,价格一定贵得多。但最无法解决的,显然是香港经济不可能不崩溃。香港本身无天然资源,只有来去如风的资金、本地已有的建设、港人拥有的人力资本、特殊优越的地理位置及政府七、八千亿港元的财政储备,但这些资产都毫无能力防止香港经济的崩溃。
香港倘若独立,中国不可能不视之为敌国,现在其地理位置之所以被视为优势,只是因为它靠近中国这一全球最具动力的经济体。若它独立,这优势立刻消失,投资者怎敢把资金放在一个旁边有一强大敌国的香港身上,资本家最讲实际,资金不立刻逃离这险地,几稀矣!本地的一些建设必大幅贬值,香港23%的GDP靠转口贸易及物流,到时那里还有货物经香港的货柜码头及机场转口出入内地?占GDP16%的金融服务业也应声倒下,没有了内地这一敌国的企业在港上市,香港自己的公司又早已跌至价钱低残,银行中的港币能否经得起汇价风暴也是难说得很,香港的人才所掌握的经验与学识,本来是与目前香港的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但到时既无金融、转口贸易又消失,专业服务也会无人问津,港人大部分的人力资本顿时作废,重新搞工业出口吗?没有十年八载,恐怕连过去劳动力密集的制造业也建立不起来,就算建立到香港的劳工只能与内地或越南、印度等地的劳工在国际上竞争,工资也只可能相若,甚至更低,港人愿意这样吗?况且香港的厂商为何不回内地而要留港?香港的高科技并非毫无基础,但科研人员中,相当大比例的专家由内地人担当,他们到时宁愿要到GDP已可超越香港及科技制造业基础更胜的深圳发展还是留在香港?政府几千亿的财政储备(不能用外汇储备总数,因为此数尚未减除香港的负债项目),只能支撑香港几个月的生计,变成死港的香港搞得不好的话,可能出现往外跑的难民潮。
鼓吹者有恃无恐的原因
既然港独是如此不利港人,为什么其思潮还会出现?吊诡地,原因之一正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它不可能,它的恶劣后果也因此不会出现,所以有些人反而有恃无恐,否则一定会把这些叶公好龙的人吓得半死。但这样也容许了某些政客有可乘之机,在香港的比例代表制选举制度之下,就算是胡搞的政客也可以靠挑动社会矛盾而上位,胡乱散播港独言论对他们有利。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及意识形态,若香港社会不存在深层次的矛盾,政客的挑拨也发挥不了多大作用,两地矛盾也不易被激化。因此,与其浪费时间说服政客放弃其刻意构建的歪理,不如想法化解社会早已存在的矛盾。
社会诸多矛盾中,有些是短时间内不能化解的,在策略上,政府可先选一些较易但绝非十分容易解决的问题,它们主要与民生而非政治有关。房屋、土地、医疗、社会流动性等政府总也算有工具与政策可迎难而上,虽有硬仗要打,但值得坚决去做。当部分社会矛盾得到纾缓后,社会的怨气可减少,大家便比前更有条件心平气和讨论如何化解其他较复杂的矛盾。
子博弈完美均衡的借鉴
我在友报曾撰文分析过,对于一些思想与行为已陷极端的人,争取他们重新认识世界是事倍功半甚至完全无效之事。互联网把很多本来分散但精神上脆弱的人连在一起,互相强化其极端思维,已成祸患。更符合成本效益的做法是预防胜于治疗。香港的教育体制过去十多年间出了大问题,有人告诉过我(而后来我也查证过),有些大学生在地图上连广州与北京的位置也搞错,黄河长江也错调,怎可能期望他们了解中国?中国历史在我的年代是必修科,现在在高中有选读的,只得十分一学生左右。反之,未学行先学走政治内容占了大比例的所谓通识科,却是必修。此等本末倒置的现象,教育局有推不掉的责任,须拨乱反正。
在此一提,港独与台独已现互为犄角之势。这是必然的,我三十多年前尚是研究生时已料及,这当中涉及一个政策论述上的不当之处。不少人曾说过,香港的一国两制不会走样,因为这是要给台湾作示范。中央的确希望在港贯彻一国两制,但却不宜与台湾问题挂钩,挂之则有害无益,因此举违反了博弈论的逻辑。假设一国两制在港推行得顺风顺水,十分成功,它会否对台湾起到示范作用?不会的。台湾的绿营或甚至是相当部分怀有疑虑的蓝营人士可以说,一国两制在港成功,只是因为要做个样子给台湾看,一旦台湾也实行一国两制,便再无另一个台湾以外的示范对象,所以一国两制不用在台湾持久下去,一国两制也就失去可仿性。从分离分子的角度看,既然香港被视作示范,那他们的策略便大可是不停拖住香港发展的后腿,从而作出一国两制失败的论述。若一国两制真的在港出现了什么问题,便更予人可乘之机。因此,就算在最好的情况下,香港的一国两制对台也起不到示范作用,在并不理想的条件下,还会制造藉口让人攻击。更为合理的做法是将港台政策完全脱钩,对港政策,不用理会对台的影响,而是只考虑对港是否有利。用博弈论的术语,若把港台的一国两制挂钩,并不符合所谓的子博弈完美均衡(subgame perfect equilibrium)。内地的经济学家当明此理。
(作者为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系教授)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