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港澳 >> 政情 速递 >> 刘汉铨:防止“港独”在校园蔓延的思考

张志刚:把“港独”问题说清楚

  文|张志刚

  近日,接连有机构发表有关港独的民调,支持及反对港独者对民调结果各有解读,各取所需。然而,民调结果只是一堆简单的数字,港独兹事体大,不能就此简单分析。任何负责任的议政者及传媒,都有必要把港独问题说得清楚全面,不能含糊。

  先谈谈最近发表的两个民调。香港大学《学苑》发表的政治与抗争民意调查结果,宣称有41%的受访者支持香港独立成国。这个数字无可否认是令人意外的,亦因此吸引一些传媒舆论的目光。然而,当我们看到一些民调结果,尤其与一些常理观感出入甚大时,一定要分外留意这个民调背后的产生方式。

  港独民调站不住脚

  根据《学苑》所载,这次问卷是在今年6月31日至7月11日期间,成功邀请了385位港大学生登入内联网填写网上问卷。根据港大网站数据,目前在港大就读的学生(包括所有课程)有接近3万人。假设《学苑》将问卷发至全体学生,最后只有385位成功完成问卷,成功回应率只有约1%,实在非常低。根据这种方法做出来的结果去分析,容易出现所谓无反应偏差。这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现象。例如,愿意帮手做《学苑》问卷的,可能都是《学苑》的读者群。大家都知道,《学苑》近年成为港大鼓吹港独的旗手,大谈香港民族论香港建国,这次调查的结果可能只是反映《学苑》积极播独的效果。若然以此去推论有4成港大学生以至香港大学生支持港独,不但从研究严谨性角度看站不住脚,对大部分反对港独的理性香港大学生而言,也不公道。

  另外一个引人注目的民调,是香港中文大学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的调查。当中问及2047年后香港的前途问题,有17.4%的受访者支持香港独立;同时有3.6%认为在可见的将来,香港独立有可能发生。

  中文大学的调查在方法方面比《学苑》严谨得多(建议《学苑》应跟从事民调工作的专业人士多加学习),有用随机抽样,回应率有43%,最后也有作加权处理。唯一值得斟酌的是其受访对象包括了15至17岁的市民,与大多数民调访问18岁或以上市民的做法不一样,可算是中大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的独家做法。大家可以想像一下,一个15岁的少年,当被问到你支持或反对香港独立?他们会用什么认知、知识和经验去回答?大家都有过类似体会,对于15岁的少年来说,将迈向成年阶段,对个人未来独立自主的生活总有无限憧憬,对父母权威的管教总有几分反叛,对他们来说,支持独立是天经地义的。然而,个人独立与香港独立是两个差距甚远的问题,而要一个未谙世事的少年回答后者,只能套用一句网络用语:少年,你太年轻了。

  坦白说,不只是少年,就算是18岁以上的成年人,要回答是否支持香港独立,也不是简单的事。这就不是个别研究是否严谨的问题,而是民调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局限。因为,单从数字,我们不能够知道受访者是考虑了什么因素后而得出相关意见,也不知道受访者对港独的概念是否一致。这些民调数字一发表出来,就容易引起人们讨论,但往往没有把问题说清楚。目前,讨论香港前途问题就有两大误区:一是对一国两制的误解,只偏于认识香港的一制;二是对港独的浪漫,当讨论港独时抱有太多错误想像。若不处理这两个误区,只以民调数字去讨论香港前途问题,将会非常危险。

  误导青年灯蛾扑火

  先说第一个误区,平心而论,一国两制虽已实践了接近二十年,当中有着不少成功经验,但港人对一国两制的认识尚有偏差。用最简单的说法,一国两制基本有三个元素:一国内地制度香港制度。过去,香港大多数人都抱着井水不犯河水态度,将一国两制视为隔离区,生活经验局限于香港制度;对一国的主权观念、历史文化以及内地制度的设计,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各种发展,所知甚少,甚至不愿去了解。三个重要元素中,只知其一,对一国两制可谓连一知半解都谈不上。更何况,了解一国与两制只是基本功,一国两制的精要在于一国之下,两制之间的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例如,广东自贸区中的前海,其发展正是朝着深港合作的方向努力,尚有不少值得大家探讨实验的空间。在对一国两制存有严重认知偏差下,就对2047是否继续维持一国两制表态,答案自然不可作准。

  再谈第二个误区,就是一些支持港独的人往往对港独有种浪漫的想法。有时候,浪漫是青春的,是美好的,但如灯蛾扑火一样,浪漫在现实之中,往往会造成伤害。最近,港独的浪漫表现为立法会参选事件。一些明确主张港独的人士,打算参与立法会选举,最后当然被拒诸门外。说其浪漫,是因为港独人士与其支持者竟然异想天开,认为可以在建制之内宣扬港独主张,甚至走入建制参政,取得权力。《基本法》第159条指明,本法的任何修改,均不得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既定的基本方针政策相抵触,中央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就是要维护国家主权,不会容许香港独立。故此,想在建制内推动港独,根本是想得太多。

  在破解以上误区后,港独的形态表露无遗,就是得不到中央政府同意的单方面分离运动。在法理框架下,港独不可能和平发生;在中央的坚定意志面前,港独更是无可进之路。所以,对港独抱有想像的人,千万不要再拿新加坡及苏格兰作比较。新加坡是被马来西亚联邦踢走的;苏格兰独立公投是得到英国议会同意和授权的。若真的要比较,就要看看同样是单方面硬干的分离独立运动,北爱尔兰就是一例:动乱30年,死伤5万人!再找个例子,斯里兰卡的泰米尔游击队也是一个搞独立的悲剧。所以,把港独问题讲清楚,对香港更好。

  酿成悲剧亲痛仇快

  当然,本人所提北爱尔兰和斯里兰卡的例子,也有很多人知道,但他们不提。因为对于真正搞港独者而言,其实不是真的想港独,而是利用不清不楚的空间,在搞港独的过程中,争取自己的政治利益。吊诡的是,正因为港独不可实现,他们才可长搞长有;可恨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人就这样被他们骗上战车,成为马前卒。例如上述《学苑》的调查表示,有31%的学生支持以武装革命追求港独。虽然,调查欠缺代表性,但起码反映了的确有这种学生存在。这类人不用太多,已可造成社会悲剧,令亲者痛、仇者快。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要正面回应这些误区。所以,就立法会参选资格的问题,下至选举主任,上至特区主要官员,都明确表态,作出决定,提倡港独者不能参选立法会议员。破解误区也不只是制度层面的事,在制度以外的平台,如大众传媒、社交生活,港独误区的影响更为深远。特首当年点出《学苑》播独,不是要令其禁言,而是要令其原形毕露,使其观点接受公众的批判,令当中的错误主张可以被人及时纠正。最重要的是,把港独问题说清楚,也不只是特首、特区政府以及本人作为议政者的事,而是每一个爱护香港、珍重一国两制的市民,应有之义,可尽之责。

  (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裁 文章仅代表个人立场)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