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港澳 >> 聚焦 >> 猴年春节档 香港导演的盛宴

猴年春节档 香港导演的盛宴

  “春节票房冠军骂不出口,季军夸不出嘴,亚军不愿提。”有影评人如此辣评。此言指向由香港导演包场的春节档影片,分别对应周星驰的《美人鱼》、郑保瑞的《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王晶的《澳门风云3》。

  2月8日至13日(大年初一至初六),全国电影总票房约为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初一单日票房首次突破6亿元,从初一到初六,单日票房都在4亿元以上。在大年初一入场竞技的四片中,动画电影《年兽大作战》不战而败,上述三家尽享票房的万里河山。

  “春节档”如何诞生?

  某影评人称,大部分人对《美人鱼》不大满足,但“骂不出口”,相当一部分人明显感觉《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比上一部《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特效进步,但是“夸不出嘴”。而《澳门风云3》虽然大牌林立,但以“喜羊羊与灰太狼”般每年一部炒冷饭的流水线生产,被人们认为“羞于提及”。

  套用香港TVB电视剧经典台词,过年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热热闹闹、团团圆圆,比什么都好。电影也是如此,配足了讨喜的材料,随意下锅翻炒就是盘菜,管你事后怎么评价菜的成色,都得先下筷不是?

  家庭总动员、同学大联谊——过节七天乐,除了走亲访友式的串门,呼朋唤友式的聚餐,电影院也成为联络感情的好去处。观影的社交属性逐渐凸显,“春节看电影”正成长为新民俗。

  随着我国电影银幕数量的持续增加,市场主力军小镇青年观影需求的释放,再加上民众文化消费观念日益成熟,电影票房由此呈现“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态势。赶上好时候,想不火都难。春节档更被视作收获票房的高地。

  “贺岁片”的概念虽早已有之,但作为电影档期的“春节档”,实则源自2013年。当年周星驰执导的《西游·降魔篇》选在初一开画,在这场被影评人视为“豪赌”的抢档中,该片收获12亿元的高票房,春节档应运而生。

  贺岁片本是“港产”

  春节档影片票房从此一路飘红,纪录不断被刷新,冠军却总花落香港导演家。2014年郑保瑞带来《西游记之大闹天宫》,2015年王晶接力上年推《澳门风云2》。今年“三足鼎立”的春节档,三位导演再续辉煌,除周星驰改推新作,另两人均献出影片续集。

  这不免让观众感叹,怎么总是这些人这些片,春节档已是香港导演的天下?其实早在“春节档”定型之前,每到岁末年初,总有新片贺岁,而在内地人习惯性地守着冯小刚的新片过年之前,香港人早已把贺岁片拍得风生水起。

  回顾贺岁片的历史,你更会发现,这本就是源自香港的事物。上世纪80年代巨星云集的香港新艺城电影公司,在1982年初推出由许冠杰和麦嘉主演的《最佳拍档》,当年刷新港产片入场人数纪录,由此揭开贺岁片的序幕。

  此后嘉禾电影公司以华丽制作“大成本”、众星云集“大堆头”的方式,拍摄《五福星》等系列,与《最佳拍档》系列隔空对阵。而1987年由德宝电影公司推出的低成本、贴近民生的讽刺喜剧《富贵逼人》,同样票房大丰收,并成为新年时电视台照例回放的经典。

  上世纪90年代,由周星驰主演的影片独霸天下,1992年《家有喜事》、1993年《逃学威龙3之龙过鸡年》、1998年《行运一条龙》、1999年《喜剧之王》等,在当年均十分卖座。

  合家欢、大团圆、搞笑趣怪、巨星如云、动作特技、前卫科幻……有人如此总结港式贺岁片的“调性”。近年来,贺岁喜剧虽多以“大堆头”的形式召唤影迷,却被认为不及上一代影片的吸引力,票房也未见突破。再加上要照顾内地观众口味,想在口碑与票房方面收获成功,似乎更为困难。

  口碑难与票房齐飞?

  此番三部影片的表现如何?《美人鱼》内地上映首日即收2.8亿元,一举打破去年《港囧》2.1亿元的华语片首日、单日票房纪录。更以不足4天的时间冲破10亿元票房,刷新华语片揽金速度。

  据港媒报道,《美人鱼》在香港同样表现不俗。其中初一收获493万港元,同样笑傲群雄,一扫近年香港电影票房颓态。此片更超越周星驰自己于2004年执导及出演的《功夫》(开映即收440万港元),创下华语片香港首日开映票房新纪录。

  其他两部影片,虽在同期上映的好莱坞大片冲击下,排名偶有反复,但仍占据票房领先位置。纵观春节档期,三部影片无论在内地还是香港,票房成绩均较为理想。

  春节档影片曾有“越烂越大卖”的评价,由于主打娱乐牌,口碑往往难与票房成正比。回顾近两年卖座的港产贺岁片,多出自“烂片之王”王晶之手。还有险些被“玩坏”的西游题材,比如郑保瑞的西游记系列(预计还将有6部),“脑洞过大”的第一部《西游记之大闹天宫》,以及提早两年定档、“未映先黑”的续篇《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拿什么拯救你,新片口碑?《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撤换香港编剧,由央视版《水浒传》的编剧冉平操刀,力改首部人物关系及故事情节不着边际的硬伤。还号称全片投资4.5亿元、以1500个特效镜头打造视觉盛宴。观众普遍反映特效有所提升,也总算能讲个中规中矩的故事。

  有影评人认为,《澳门风云》大体上延续了传统香港贺岁剧的做法,像是从前的《八星报喜》、《花田喜事》。不过从品质上来看,《澳门风云》不如那些老香港贺岁片。

  如何兼顾两地市场?

  至于港产贺岁片中“港味”的存无、内地与香港两方面市场如何兼顾的问题,有媒体认为,《美人鱼》和《澳门风云3》反映了港人对内地的两种态度。《澳门风云3》导演王晶在片中加入大量网络时髦语,多得连内地人也反胃。而周星驰没有乱用内地潮语,电影处处流露出港味:布景是繁体字招牌,配乐是旧电视剧金曲。

  香港《星岛日报》称,利用古怪配角炮制无厘头笑料,正是周星驰的拿手好戏。很庆幸周星驰虽也北上觅食,但《美人鱼》表明他并未过分“离地”。香港《经济日报》称,《美人鱼》的故事固然不独具港味,也不再循环使用港片经典桥段(像赌片重拍或武侠类),但这种去地域化的影片背景“令全中国大江南北观众看来都没大隔膜”。

  《经济日报》评论称,自2004年《功夫》由周星驰执导开始,他已悄悄铺下内地市场之路。《长江七号》则完全面向内地。《西游·降魔篇》采用内地最熟悉的《西游记》题材,也为自己转型幕后完成重要一击。《美人鱼》的任务是让周星驰坐稳主创之位。怀念周星驰表演的香港人,只能看《家有喜事》修复版了。

  而春节档西游题材影片层出不穷,则被影评人视作相对“保险”的做法。拥有内地观众耳熟能详的故事和人物、大开大阖的场面,西游故事几乎天然贴合春节档氛围,对于内地与香港同样适用。

  至于《澳门风云》系列,坐享星光熠熠的超豪华阵容,又有众多电影类型拼凑,几乎360度无死角地将经典港片“回锅”。如同影评人鹦鹉史航所说,随处可见“以往精彩角色令人叹息的倒影”。怀旧也好,狂欢也罢,权当过把瘾了。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