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晓
如果因为香港蝉联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就值得全民欢庆,我们的焦点显然失去了更现实、更急迫的方向。在那些被摩天大楼遮挡的背后,还有成片的老旧唐楼和被“无限”分割而成的劏房。
四年前,一辑俯瞰香港劏房的照片在本地及国际间引起极大回响。在那些光线暗淡、局促拥挤的空间里,一个个直白的生活场景,诉说着被“侷住”的20万人的无奈和辛酸。那些照片曾经刺痛过我们敏感的神经。下个月,由原摄影师推出的新一辑劏房照片将向公众展览。然而,情况没有改变。对于号称国际大都市的香港,“劏房”仍然是一个不可名状的讽刺。
劏房有多千奇百怪?这可能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分割问题,而有赖于业主的“脑洞”有多大。通过简单的计算,就会明白一个完整的单位被改造成劏房出租后,那成倍增长的利润有多诱人。现在,劏房甚至已呈现出“向上流”的趋势,租客已经囊括刚毕业的年轻人、月收入两万的白领、上不了楼的单身汉。
入住劏房长期被当作“个人选择”。然而,严峻的居住环境,每天都威胁着20万人的安全。当政府承诺“全力协助基层市民‘上楼’”时,却发现由于长期缺乏土地开发,难以在短期内增加住房供应。
香港不是没有地,但关于土地的利用,社会始终没有达成共识。尽管人们早已呼唤着居住的社会正义,也反思过为人的基本尊严,但在利益取捨之间,在居住权利与环境、保育谁先谁后这些问题上,固有的一套价值逻辑和关于土地的新愁旧病,彷彿把我们都钉死在钟摆上,确定不了方向。
头上有片瓦,到底有多难?不要忘了,我们每一天的等待,每一天的争拗,都承载着“侷住”这一群的权利和尊严。梁振英那句“不兴建插针楼、不用绿化地,如何面对劏房住户”,正是一位勇于担当的特首的心声。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