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港澳 >> 政情 速递 >> 大公报社评:2016循法制遏“港独” 2017选特首开新局

内地资本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文|马超

  无论香港政治如何演变,维护和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始终是香港的核心竞争力。可是,2016年末的这一个月,香港的资本市场并不宁静,被称为资本市场吸血大鳄的四家沽空机构,浑水、Triam、Glaucus、匿名分析,接连狙击在香港上市的四家内地民企。四家沽空机构来势汹汹,而四家企业都及时作出反应,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取得了投资人一如既往的支持,幸免于难。

  此事一方面说明了在港上市的内地民企越来越市场化、规模大、实力强,另一方面还显示出,正是因为内地民企在港的业务、运营、资金的支撑,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在新的金融国际格局中得以巩固和升级。

  一个月内,辉山乳业、中滔环保、中国全通、中国信贷四家民企遭到四家沽空机构的攻击。短短一个月内四家沽空机构齐力连发狙击,历史罕见,让市场担心是否历史又将重演。

  2011年,浑水发表报告狙击嘉汉林业,并且触发民企风暴。2012年香橼对恒大的沽空报告令恒大一个小时蒸发了132亿港币。金融业内一片哗然,担忧民企风暴再次席卷香港。沽空机构选择这个时间点,齐力连发,可能有两个原因。

  第一,沽空机构这次如果成功,获得的成果诱惑很大。这次预期辉山乳业(当时市值近400亿港币)市值为零,中滔环保(当时市值将近140亿港币)下调八成,中国全通(当时市值近45亿港币)下调93%,中国信贷(当时市值160多亿港币)下调77%。如果四家沽空机构这次得手,四家民企加起来的直接总损失,可高达近700亿港币。而沽空机构一旦得手,因此导致的间接损失更大,他们将联手拉开香港民企风暴的大潮,接二连三地朝企业开炮,并藉此加大沽空机构在香港资本市场的话语权。

  第二,沽空机构失手的制度成本低。2016年10月19日,香港证监会针对沽空机构香橼的创办人Andrew Left(2012年香橼对恒大的沽空报告)作出裁决,只是禁止他不得参与香港股票市场5年,以及缴还透过沽空恒大以获利的160万元。这对于当时恒大一个小时就蒸发了的132亿港币,可谓隔靴搔痒。象征性的惩罚,让沽空机构的制度成本降到最低。

  沽空民企不再容易

  沽空机构的成立,源于美国。为了挑选中国赴海外上市的公司,他们常常做详尽的研究,通过找到这些公司的问题,去降低市场对这些公司价值的预期,来击败这些公司,藉以从中套利。沽空机构大多对中国的企业有着深厚的研究和经验,他们常常以出手快、手法狠、目标准而让被盯上的公司反应不过来,而被迅速击垮。所以往往监管部门和律师们拿他们束手无策。得手后,沽空机构的获利高,但伤及投资者无数,小股民哀鸿遍野。

  庆幸的是,这次四家沽空机构并没有得逞,四家内地民企及时应对,及时停牌,委托专业机构作出正面分析报告等。有的企业股价逐步回升,有的股价一天就回升20%多,比被沽空前的股价还高出了逾10%。这给沽空机构一个教训,靠找中国企业的漏洞发财,或许已经没有那么容易。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始学习并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法制化的资本环境。既有雄厚的资金支撑,还有创新精神的鼓舞,加上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这让中国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越来越具有国际竞争力。

  近三年,陆资在港的崛起之势,势不可当,IPO的规模达到了香港整体市场的90%。这不仅为陆资参与国际资本市场提供了一个平台,更为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民企是市场新兴力量

  美国加息,特朗普政策都为全球经济带来不确定性因素,故此唯有加强香港和内地互动,藉此做大做强在香港上市的民企股,巩固和加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中国民企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力军,藉着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平台的融资作用,还可以为中国经济注入改革升级的新资本,从而对中国经济带来正向带动作用。这是一个两地共赢的格局,陆资民营企业是资本市场的新兴力量,也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核心。攻击民营企业,无事生非,就是在攻击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维护陆资的金融安全,就是维护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学者)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