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关昭
特区政府昨日为东九龙文化中心举行奠基礼,由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主礼。中心规模宏大,预计2020年底落成,2021年底启用。
据林郑司长昨日在致辞中介绍,东九文化中心有双重意义。第一,它是继西九文化区后另一项特区政府投资的重要文化设施,有助巩固香港作为国际文化艺术之都的地位;第二,东九文化中心毗邻九龙湾和观塘商贸区以及启德发展区,将会令九龙东成为拥有大型住宅建设、甲级商业中心以及高质素文化设施的核心商业区。
毫无疑问,东九文化中心的兴建,是一项有积极意义的计划,其中,特别是重点面向德福花园、牛下和淘大花园等社区,并广及观塘、黄大仙、九龙城、将军澳、西贡区等共超过二百万的居民,无疑是有其推广文化理念与现实需求的。
眼前,这些地区的居民如果要欣赏高水平的演出或展览,往往要长途跋涉,出到尖沙咀文化中心,即使日后西九文化中心落成启用,路程也颇遥远,交通也未必便利。
但是,这一文化东西之设立,只是硬件部分而已,而文化艺术讲求的不仅是硬件、建筑物,更重要的是软件和内涵,即演出和展览的质素,而这问题存在于艺术团体和市民观众两个方面。
具体而言,首先是供求问题。日后有了文化东西两个中心,能不能确保长期有足够质素的演艺与展览提供各项活动?否则,有场地、无人用,岂不可惜?
其次是观众问题,文化东西的胃纳颇大,即使有足够的演艺活动提供,能不能确保有足够的观众入场欣赏,成为座上客,恐怕也是一个疑问。
虽然本港已非文化沙漠,但要喂饱文化东西这两个庞然大物,并非易事,唯望都勿变成大白象。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