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法治 >> 广西走私团伙“蚂蚁搬家”偷运烟酒 案值逾1500万元

老人经济犯罪被害风险调研:你图高额利息 骗子图你本金

  央广网北京10月4日消息(记者孙莹)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日,北京市老龄办、致诚公益·北京老年维权服务工作站发布了《老年人涉众型经济犯罪被害风险调研报告》,报告根据资金流向、是否有实物交易、以及投资理财方式等,发现老年人涉众经济犯罪被害的案例往往是因为投资企业、投资理财、投资养老项目,还有投资艺术、收藏品,以及购买药品保健品等等。被骗老人经济损失个案最高达300万元人民币。

  调研还发现,52%的老年人因为害怕被子女埋怨所以不愿意告诉子女。75%的老年人在权利受到侵害后会主动寻求帮助,但实践中却又立案难、罪与非罪的界定难、挽回损失难等重重困难。

  北京老年法律咨询热线今年7月7日向社会公布之后,截至9月27日,近三个月时间,共接待60岁以上老年人的咨询案件935件。其中关于涉众型经济犯罪咨询占21%。致诚公益律师刘晓颖表示,财产权益方面,主要是以投资理财和保健品为主,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发布这个报告,是因为它对老年人生活造成极大影响。

  《老年人涉众型经济犯罪被害风险调研报告》显示,高收益高回报是这类案件的共同特点。

  今年5月,68 岁的何女士与某财富公司签订借款协议书,约定投资一家电动车有限公司,出资15 万,年利率24%,为期一年。事前,她还到电动车公司参观考察。但打款后,财富公司突然联系不到了,电动车公司表示没有收到过投资款。何女士等人现已报案。相比银行同期利率,10%的投资回报率已经很高了,而在投资企业、理财产品等案例中,还有高达40%的回报率。主笔人贾娜律师分析,有的涉案单位通过成立公司、在高档写字楼办公等给犯罪活动披上合法外衣,成立冠名为“基金管理”“投资基金”“理财咨询”的公司,有的假借国家、区域或者行业的发展政策,编造或者伪造项目名称, 或者聘请名人做广告、办理公证、投保等方法,对外宣传夸大项目前景,虚构“投资产品”和“发财机会”,骗取群众的信任。

  各种博览会上的展台、华丽的宣传册、位于高档写字楼的办公场所、免费的考察参观、宴会,特别是各种证书、文件、担保合同,让老人们对所谓的投资很信任。

  马某:“备案我也看到了,感觉这应该是很正规的东西,经过国家行政部门批准的,感觉应该没什么问题。”

  廖某:“创业投资,国家提倡,我们积极参与,而且觉得他这个比较可靠。”

  马某:“人家跟你说了,虽然生意没做成,我收益还给你,但是原来讲20%,我可能给你15%,从咱内心讲,15%也不低了,咱不能不知足啊。”

  《报告》分析,从销售商品、投资理财到投资矿产、畜牧业等生产经营类,再到私募基金、信托产品、加盟返利等商品营销类,诈骗模式不断翻新。导致投资人尤其是老年人辨别难度加大,从而深陷集资圈套。

  贾娜介绍,这类公司企业内部设有财务部、行政部、客服部、市场部等,组织结构严密齐全。在合作方式上,有的企业与通过投资人签订合同范本、担保协议等文书。形式正规性、合法性成为迷惑老年人的最佳方式。

  还有一大类让老年人容易上当的就是投资养老公寓、旅游养老、投资墓地塔位……

  83岁的管先生接到电话自称是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给他发放养老物资,销售员上门又带管先生到昌平一个酒店免费体检,让他购买5000元的福利卡,两年有效期,不消费不退卡。再后来又联系他说血检结果有问题,推销保健品。管先生要求退卡被拒绝。心理咨询师肖丽蓉分析:“为什么有人会在商场买买买?每买一样东西,需要决策的越多,决策得越多,脑子越乱。最后,就倾向于一个简单化的、依赖别人做决定的过程。而如果过分得依赖这个人,又赶上骗子公司,就会中了它的圈套。”

  袁先生2013年与仁寿康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5年期限的健康管理服务协议,缴纳10 万元,领取候鸟养老卡一张,至今没有享受任何养老健康服务,对方不同意退钱。

  贾娜介绍,有的打着入住老年公寓的旗号,有的投资养老房产,还有的推销墓地之类的。其中有真的,但是被骗的人还是很多。因为老年人对“养老”、“健康”这类关键词是在是太有感了。

  报告显示,52%被骗的老年人因为害怕被子女埋怨所以不愿意告诉子女。他们很多人寄希望于通过个人的力量把事情解决。很多人在遭受经济损失的同时,心理承受很大的压力,客观上导致健康下降。一些被害人也确实难以理性维权,容易引发一些社会问题。

  报告对如何加强金融监管提出建议的同时,也强烈呼吁老年人增强防骗意识。贾娜提醒,面对形形色色骗局,一定牢记一条“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哪怕对方有再优惠,再好的条件,再高的效益,也一定要记住一条,您图的是人家的高利息,人家图的是您的本金。

  遇到问题,有75%的老年人会选择向外界求助,社区是他们的首选。报告指出,除了社区加大对老年人的服务力度,银行、医院、商场等一些公共场所应该加大对老年人的保护,加大防骗宣传力度。

  贾娜表示,一方面要在严查本单位范围内开展的各类宣传推销活动,其次在场所醒目位置张贴标语,摆放典型案例,主动提醒有上当潜在可能性的老年人。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