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港澳 >> 政情 速递 >> 仔细鉴别特首竞选的性质 “权贵”与“平民”之争是胡扯

仔细鉴别特首竞选的性质 “权贵”与“平民”之争是胡扯

  文|杨 坚

  2月3日下午,行政长官参选人林郑月娥举行参选分享大会,出席的各界人士约800人;是日上午,另一位参选人曾俊华启动众筹网站,号召香港居民捐款支持他竞逐第五任行政长官,10多小时后,捐款者累计达8000人。翌日,本地一家站在拒中抗共最前面的报纸在其头版以大字标题《林郑月娥800人 曾俊华8000人》评析了一天前发生的这两件事,得出一个结论:本次行政长官竞选是一场权贵与平民之争。与林郑月娥站在一起的800人被归入权贵,向曾俊华捐款的8000人被称为平民,前者成了权贵代表,后者成了平民领袖。

  权贵与平民之争是胡扯

  这样的归类和比较是一种低劣的诡辩。参选分享大会与众筹网站是两种不同的平台,不具有可比性。此其一。出席林郑月娥参选分享大会的除了不少香港政商名人外,还有社会各阶层的籍籍无名者;曾俊华的众筹行动,除了获一些普通香港居民回应外,还获得若干香港政商名人点赞。无论林郑月娥还是曾俊华,均分别获一定的民意支持和一定的政商界支持;差别在于,二人所获支持的民意在香港政治光谱上的分布有差异,二人所获政商界支持隐隐然存在着利益集团的不同。此其二。鉴此两点,把林郑月娥与曾俊华之争归结为权贵与平民之争显然是胡扯!

  尽管这是胡扯,却提出来一个值得观察和分析的问题:第五任行政长官之争的性质是什么?

  从2005年第二任行政长官补选至2012年第四任行政长官选举,反对派均有代表参选;第三任和第四任选举反对派代表均取得正式候选人资格。尤其,第三任选举,是一名建制派人士与一名反对派代表竞争。

  问题在于,第四任行政长官选举第一次出现两名建制派代表人士相争,选情之激烈和峰迴路转,成为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焦点。如果以舞台来譬喻,那么,那时,所有灯光都照着两名建制派代表人士之争,反对派候选人向特区最高领导位置所发起的冲击,被置于舞台的暗角。正是这一没有先例的现象,反映香港政治基本矛盾愈益深入,导致香港政治版图更加错综复杂。

  之前,重要政治人物和公众人士的政治色彩是清晰的,不属于建制派便属于反对派,而所有建制派政治团体和个人都支持特区政府和支持中央人民政府。

  但是,近四五年来,香港政治人物和公众人士的政治色彩,除了大部分人依然清晰,一些人变得光怪陆离。在当前行政长官竞选中,林郑月娥和叶刘淑仪坚持《基本法》和一国两制原则立场,其他两位就其曾担任特区建制重要职位而言理应属于建制派,却为争取泛民选委提名而在若干政治原则问题上或者暧昧或者公然提出与泛民无本质区别的政治主张。

  视全国人大常委会8.31决定为重启关于普选行政长官政改的起点和基础,而不是坚持按全国人大常委会8.31决定来再度制订普选行政长官方案,这就是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暧昧。

  主张为《基本法》第二十二条立法,主张在全国人大常委会8.31决定以外制订普选行政长官方案,则是公然提出与泛民无本质区别的政治主张。

  反对派窥测时机炮製流选

  建制派人士呈现局部非建制派化,是一国两制与时俱进的必然现象。去年10月新一届立法会议员宣誓风波已然暴露,建制派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能力。一些人不敢向反对派展开坚决斗争,同一些人为了个人政治前途而向反对派摇橄榄枝,都是思想政治软弱的表现。依然希望两位在若干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态度暧昧或错误的行政长官参选人坚守建制派与反对派的分野。尤其,他们必须明白,即使他们取得一些泛民选委提名而成为行政长官候选人,也不过是替泛民做铺垫。除非有人敢于完全投向反对派,否则,在本次行政长官竞选的稍后阶段,反对派还将推出名副其实的代表做候选人。

  2月8日,反对派中激进政治团体社民连的梁国雄,表明他欲参选第五任行政长官。即使他最终无法取得足够提名,但是,这是一个预兆反对派将提名一名代表介入行政长官竞选。

  泛民在佔中运动中丧失了反对派领导地位。至今对派代表参选第五任行政长官尚无共识,颇大程度是因为他们仍未摆脱思想政治困境。他们提不出来关于香港的新论述,只能被冒起于佔中的本土激进分离势力牵引着走,十分被动。如果不派或不能派一名代表做行政长官候选人,则意味着泛民走向消亡。泛民领袖人物不会甘心消亡,他们的后台老闆也不会容许他们消亡。泛民领袖人物及其后台老闆正在窥测时机,企图炮製流选,以便其代表人物有机会登上香港最高领导位置。 资深评论员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