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评论 >> 纵深时评 >> 社评:美好生活,人民在新时代的更高追求

社评:美好生活,人民在新时代的更高追求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重新界定了中国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成为全党奋斗的新目标,而美好生活这个概念要比过去所说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涵盖更广泛,层级也更高。

  物质文化需要总的来说很具体,包含的主观因素少。而美好生活除了要以物质文化产品的不断丰富为基础,还包括了人们的价值判断。它明显有让人民满意的含义,而社会不同群体和阶层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又是有差异的。因此尽最大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是执政党勇敢的承诺,它必将是伟大的征途。

  相应地,对到2050年要建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九大报告也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来描述,比以往的描述多了美丽这个词。它立刻让人想到了环境及生态建设,而包括清除各种污染在内的环境治理已是人民群众最突出的需要之一。

  应当说,把建设美好生活作为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大方向,这很得民心,而且这也是虽有挑战、但却充分现实的使命。它体现了执政党的工作以及整个国家的事业的确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宗旨在指导国家蓝图的绘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到今天,越来越丰满、成熟起来,国家的目标也越来越具有全社会最大公约数的性质。中共诞生已近百年,一开始它致力于打破旧世界,建立新中国。新中国建立后,党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艰难探索。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前,国家取得大量建设成就,但政治上也走过弯路,积累了经验和教训。

  改革开放后,党对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做了准确定性,这推动中国全社会围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开展了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建设,并在几十年中取得丰硕成果。中国从人均几百美元的贫穷社会跃升到人均8000美元的中等收入国家的上游。人民的需要随着国家进步继续升级,围绕幸福的讨论愈发活跃起来,十九大调整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既有水到渠成之势,又在引领中国社会对时代的认识。

  建设美好生活,等于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加上人民的支持和认同。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全面和高标准现代化建设,而且这不是只管一段时间的用来忽悠公众的临时口号。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定将与人民的美好生活融为一体,人民、国家、历史将对这一前景进行多维度的反复检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延续数十年的宏伟战略规划都得到了代际间的接力执行。全国上下前赴后继地落实长远蓝图,这只有在中国才能做到。建设小康社会从提出到现在经过了三十几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也一定会在未来几十年引领全中国人民,形成社会主义中国新的伟大史诗。

  人民这个概念在许多国家被更多用在了政客的舌尖上,但在中国,人民却是政治的真正重心,人民的需要和向往是国家大政方针的基线和终点。这就是社会主义,它朴实无华,从人民中间来,到人民中间去。建设大家共同的美好生活,是中共在新时代向人民所做的庄严承诺。

相关新闻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