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湄潭县城到核桃坝村,一路上都是连绵不断的茶海风光。
距离遵义70公里的湄潭县,曾是红*征和文*征(指抗战时期的浙大西迁)的交汇之处。如今,这片红色的土地,早已变成了绿色的海洋。
“核桃坝的茶叶规模有7100亩,发展历史已经30年了。”核桃坝村支书陈廷明告诉记者,这一切都缘于老支书当年的先见之明。
从全国劳模到老茶农
“核桃坝的茶是老支书亲手干起来的。”陈廷明说的老支书,在整个湄潭县都是个传奇式的人物,他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老茶农”的何殿伦。
核桃坝村位于湄潭县城东南,距县城10公里。“核桃坝几大湾,十年中有九年干;顿顿红苕包谷饭,吃水要翻几匹山:不少男的往外走,姑娘不愿嫁进山;一年辛苦无收成,大田变成放牛山。”几十年前的苦日子,被老支书何殿伦编成了顺口溜。
1 965年冬天,何殿伦带领全村群众冒着严寒,打响了改变核桃坝命运的关键一役——筑坝引水。天寒地冻的日子里,核桃坝人搬石运土,苦干97天,筑起了一座长57米、宽7米、高5米的堤坝,安装了1 2台水能泵。第二年,核桃坝村的粮食产量由50万斤一下增加到了1 50万斤。
何殿伦的事迹不胫而走,成了全国上下学习的榜样。1 969年,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受邀到北京参加了建国20周年国庆观礼活动。
据说,接到进京的通知后,老支书激动得彻夜难眠。可是,翻遍家里的旮旮角角,竟找不到一件像样的衣服。“借衣服进京”成了何殿伦最辛酸的记忆。
1981年,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简称茶科所)在核桃坝村开展的茶树良种研究取得成功,何殿伦眼前一亮,觉得这才是核桃坝摆脱贫穷的“摇钱树”。但是,种茶不像种粮见效快,从种植到收益要三至五年,而且在村民们看来,茶叶只能拿来喝,只能解渴,填不饱肚子,所以大家都不敢种。
何殿伦只好从自己做起,先种了3.5亩茶树,并“强迫”另外3名村干部试种了两亩。正是这5.5亩茶,改写了核桃坝村的历史!
到1 987年,核桃坝村已在荒山荒坡上新辟良种茶园1200多田,建成了中国西部首个村级茶树良种场。
随着茶园面积不断扩大,卖茶叶成了最大的难题。何殿伦背上茶叶出发了,一路走过遵义、贵阳、重庆等地,每天到各个机关单位、车站码头到处推销宣传核桃坝的茶叶。
“当时人家不晓得你这个茶,后来通过送人吃,请人品尝,市场才逐渐打开了。以前茶青(从茶园里刚采摘下来的叶子)才卖两、三块钱一斤,现在好的茶青已卖到上百元。”陈廷明说。
1 986年,中国评酒会在贵阳召开,何殿伦又带着茶叶参会,见人就送。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送,核桃坝的茶叶一下子进了中南海,并吸引当时中顾委领导前来参观。随后,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的专家学者到核桃坝考察,并撰文盛赞核桃坝茶叶。《求是》杂志也刊登了署名文章《中国的地表开发起始于核桃坝》,更是让核桃坝声名远播。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