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9月28日电(记者 刘书云 陈晨)尽管工作环境一直处于校园内,但这一次,李永勤经历了从高校管理者到学生的身份转换。在中国西部省份陕西省延安市的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中延院),这位云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正在接受为期两周的党性教育专题培训。
住在学员宿舍,吃在集体食堂,每天按时上课、讨论、自习,参与文体活动,李永勤暂时停下手头的工作,穿越回到学生时代。他的同学也都是同行,42位来自中国各地高校的负责人。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在此产生的延安精神被中国共产党视作精神财富和干部教育培训的永久教材。开办于2005年的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就是专门针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党性教育的培训学校。
我1987年就入党了,但站在宝塔山下重温入党誓词,依然心潮澎湃。李永勤说,在延安的学习让他真正理解了延安精神的真谛,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延安,这样的干部教育培训几乎每天都在进行。自建校以来,中延院陆续举办了1550余期各类培训班,培训干部7.7万人次,其中多数人是厅局级干部,他们在中共的干部队伍构成中,通常处在承上启下的重要岗位。随着近年来中共对基层干部的愈发重视,许多县委书记也来到这里学习。
重视对自己干部的教育和培养,是中共一以贯之的传统。中共已故领导人毛泽东在延安时就提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共就在延安建立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马列学院等一批干部学校,形成了一套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抗战初期,成千上万的爱国青年,为抗日救国,不畏艰险,千里迢迢奔赴延安,为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培养造就大批干部创造了条件。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先后创办的干部学校,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延安革命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
延安时期的干部教育,经历了从急用现学到常态化的过程。中延院教授王东仓说,虽然当时条件恶劣,但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启发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都在此后的干部教育培训中被沿用下来。
如今,在中延院,学员宿舍配备有电视与平板电脑,设施完备,无线网络覆盖校园,但艰苦创业精神的传承却从未中断。
亲历者坦言,延安的干部教育理念,严肃而又不失生动鲜活。在革命旧址进行体验式的现场教学,是这里最具特色的干部教育方式。
延安市内的凤凰山曾是中共中央进入延安城后的一个驻地。在这座旧址的小院里,中延院副教授王志用几个典故和小故事,将毛泽东于此写成的《矛盾论》与《实践论》讲得深入浅出。40多名学员坐在随身携带的小凳子上,聚精会神地聆听,频频会意点头,不时与王志互动探讨。
在历史发生地讲党课,让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好像在与历史人物对话。课程一点都不枯燥,和现实结合得非常紧密,让我们很受启发。培训学员、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葛金文说。
中延院常务副院长李国喜说,之所以把学院建在延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延安及其周边的革命历史资源,对中共党员干部进行寓情于理、寓理于史的党性教育。
目前,中延院在延安周边的革命旧址建立起84个现场体验教学点。老师不只是讲授历史,更在于总结与提升。只有学理支撑和思想力量,才能让教育成效更加持久。中延院教务部主任杨志和说,干部教育不仅学知识,更是学思想、学问题、学方法。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也在中共干部教育中得以彰显。中共十八大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3.6万名中共党员领导干部陆续在中延院接受教育。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他们学习的最重要内容。
在中延院,一些班次的学员在结束学习后都要撰写专题研究报告,将所学与本职工作结合,指导实践。一些有见地的报告会被送往有关单位作为决策参考。
围绕学员关注的国际国内形势,一带一路倡议等热点,学院邀请专家解读,并以社会实践、经验交流、学员论坛等方式,组织学员共同围绕难点热点展开探讨。杨志和说。
很多受训干部表示在学习中汲取了精神财富。延安精神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以星火燎原之势书写了时代传奇。今天,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注定要为现实注入新的活力。来自国家信访局的一位学员说。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