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老树发新芽

老树发新芽

3月13日,市政府公布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陈元豹的九条茶制作技艺名列其中。陈元豹助力家乡林田村实现乡村振兴迈出了第一步,目前,他正着手将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做大做强九条茶产业,致力强村富村。5月5日,周六,记者驱车70多公里,进山探访这位56岁方“老树发新枝”的汉子。


我们从报社出发,走莆永高速公路,借助GPS导航,经龙华镇,借道泉州市洛江区虹山乡、罗溪镇,沿盘山公路绕过22个急弯,历时2个小时才抵达海拔800多米、泉州与仙游交界的赖店镇林田村。萧条的村落和候在村口、热情的陈元豹产生了巨大的反差。在他的引领下,我们来到后山察看陈元豹口中的“致富树”——九条茶树。


途中,陈元豹向我们介绍了这个赖店镇最偏远乡村的境况。林田村地域面积5.28 平方公里,辖林田、石烈2个自然村。过去村里有1000多人口,由于交通条件落后,资源贫乏,村民们为了后代更好的生活,纷纷举家外迁务工、经商。如今,林田村只剩300多人口,而常住的仅有5位坚守故土的老人。陈元豹说,目前,全村60%的人口在晋江市生活,村里的大小会议都在晋江组织,开一次大会,村民们要从晋江各乡镇赶来。形成了“在他乡开会”的奇特情景。他解释说,村里至今不通客车和公交,若是回林田村开会,村民开车来回跑一趟,光油钱就要花上200元,还不算耽误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说话间,我们来到村里最古老的2株九条茶树下。“这是2株250多年树龄的连理九条茶树”陈元豹扶住树枝介绍道。他指着眼前起伏的山峦说,这一带叫九条山,山上散布着约2000余株九条茶树。“九条茶要采嫩芽制成,一棵树只能采1-2斤茶”陈元豹说,看似不起眼的茶树,出产的九条茶,早在北宋年间,就由仙游籍宰相蔡京推荐,进贡给宋徽宗。


据《仙游县志》记载,九条茶原名“九仙茶”,破“四旧”时改名九条茶。


民间相传,蔡京小时候吃坏肚子,求医未果,到九鲤湖祈梦抽签,梦到要喝九仙茶方能痊愈。奶奶带着他来到九条山下的林田村,讨了几泡九仙茶喝,时泻时涨的怪病竟然好了。


有了这次经历,蔡京毕生喜欢饮用家乡的九仙茶。在那“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他长年饮用九仙茶,一生宦海沉浮,四起四落,经受住无数次打击,活到了八十一岁。期间,还将此茶推荐给宋徽宗。


在陈元豹家中,我们品尝了九条茶,入口微酸,继而回甘。撒点盐,味道竟似咸橄榄,别有一番滋味。陈元豹说,九条茶能止渴生津、消积利肠。凡胃肠小病,喝2杯九条茶很快改善。除了神奇的功效,九条茶还是一年只产一季、贵如金的明前茶。他说,正因物以稀为贵,他才看准发展九条茶产业,助力家乡实现乡村振兴。


我们了解到,陈元豹经营九条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是九条茶制作技艺第五代非遗传承人,又在北京打拼30余年,积累了一定的创业资金。2017年,陈元豹回乡,在仙游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陈荣振等的帮助下,着手申报九条茶制作技艺市级非遗项目。今年4月,在成功申遗次月,他就斥资1000万元,注册福建省九叶茶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目前,正在申请注册商标,计划今年10月实现茶产品上市。5年内,实现产值6000万元,吸引全村500多名、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力回乡或从事茶产业经营、乡村生态旅游等,改变空心村面貌,逐步实现乡村振兴。


我市非遗专家、市工艺美术协会常务副会长林成彬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九条茶制作技艺技术含量极高,其采摘、发酵、揉捻、炒制、包装各道工序都有独特的门道。56岁的陈元豹放下京城事业,回乡发挥专长,致力乡村振兴,老树焕发新枝,值得称赞。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