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评论 >> 香港视点 >> 谢伟铨倡公屋“外挂”组合屋 加快短期房屋供应

谢伟铨倡公屋“外挂”组合屋 加快短期房屋供应

  图:谢伟铨(中)于记者会展示加建组合屋的模拟图。旁为黄世宁(右)及陈显沪\新时社报记者曾敏捷摄

  新时社报讯(记者 曾敏捷)公屋轮候大排长龙,由立法会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议员谢伟铨牵头成立的工作小组,提出以先导计划形式加快短期房屋供应,以预製组合屋扩建未用尽地积比率的公共屋邨,在大厦两端及天台以“挂单位”形式,逐层加建预製组合屋,若政府支持相关政策,合适加建的公屋料最快一年内有单位供应,五年可提供约两万个单位。

  谢伟铨指出,部分早年落成的公共屋邨层数不高,前后亦有空间可以利用,可在大厦两端“挂上”预製组合屋,增加单位供应。以旧长型大厦为例,每层可加建四个单位,连同天台层,每幢大厦可增加约80个单位。房署辖下有257幢旧长型大厦,包括沙田沥源邨、禾輋邨、柴湾环翠邨、渔湾邨及石硖尾南山邨等,料可提供约两万个单位。至于其他类型公屋,例如和谐式设计、Y型设计等,亦有潜力加建。

  最快一年有单位供应

  谢伟铨形容,以组合屋扩建是一个“快、靓、正”的方法纾缓正在轮候公屋市民的燃眉之急。他估计,连同接驳水电等,每个250平方呎单位的成本约30至40万元,较现时兴建一个公屋单位成本约80万元为低,若一切顺利,现场施工只需3至6个月,连同前期研究等,最快一年有单位供应,可居住30年。

  小组成员、建筑测量师黄世宁称,预製组合屋技术愈趋成熟,结构、防火等相信都能符合本港法例要求,隔热、隔音效能甚至比传统房屋好,施工期间亦不会尘土飞扬及引起严重噪音等,相信对居民的影响可减至最小。

  可惠及四万家庭

  不过,是否每幢大厦都适合以预製组合屋扩建有待研究,他强调计划可行性甚高,“技术上的问题都可以克服”。

  产业测量师陈显沪认为,佔地较广、未用尽地积比率的屋邨都适合加建组合屋,而增加单位只佔原来整体的几个百分点,增加人口亦不多,料对社区配套及交通影响不大,只要做好规划研究及地区咨询,相信能较快完成规划程序,建议当局可以先导计划形式逐步加建。

  谢伟铨补充,稍后会提交详尽报告予政府考虑,希望政府以创新思维增加房屋供应,“80万公屋单位,若扩建增加5%单位,就可以帮助四万个家庭”,建测规园界专家愿意协助实施先导计划。

  记者观察:既有创意亦有阻力 政府顶得住?

   土地供应专责小组展开为期五个月的“土地大辩论”,但远水救不了近火。以预製组合屋扩建公屋,有助短期内增加公营房屋供应,但地区反对的声音在选举年可能会被放大,为显示增加房屋供应的决心,政府需顶住反对声音接纳创新建议。

  专责小组提出18个选项增加土地供应,短中期建议选项料十年内有额外土地供应,但各个选项有不少限制,例如发展棕地要先安置受影响作业者、公私合营发展私人农地要制定公众认可的机制等。换言之,政府短期内只能继续依靠改划用地建屋,但政府找到的210幅具房屋发展潜力土地中,多达1/3连改划程序都未开始,若古洞北/粉岭北、洪水桥、元朗南三大新发展区计划一旦受到阻延,短中期公营房屋“地荒”恐怕会进一步恶化。

  现届政府上任后,除继续多管齐下觅地建屋,还积极推动过渡性房屋供应,特首林郑月娥的施政新风可见一斑。以预製组合屋方式扩建公屋,在国际上未有先例,但在香港用地短缺的情况下,值得研究。

  计划要解决技术、民意及政策三个层面的问题,製组合屋技术愈趋成熟,政府亦表明支持引入新的建筑技术,正如业界所讲“技术问题不是问题”;至于民意,显然现有居民不会乐见在自己大厦加建单位,加上区议会明年换届选举在即,区议员为了选票而反对扩建公屋的声音会很强。

  计划涉及公屋,业主是房委会即政府,当中亦涉及土地、建筑物条例等,必须有政策支持才能推行。政府能否顶住反对声音,接纳创新建议,需要智慧。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