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评论 >> 香港视点 >> 大湾区两模式助港高校保持国际领先优势

大湾区两模式助港高校保持国际领先优势

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论坛在中山大学举行 /胡若璋摄

  新时社网讯(记者 胡若璋 广州报道)20日,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论坛暨“高等教育、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大学的角色与作用”2018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举行。三地学者就三地如何协调机制,促进高校合作各抒己见。

  香港科技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吴逊认为,在大湾区建设中,广东火力全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接下来,在大湾区高校合作发展中,香港真正一流的国际高校或许可以借鉴美国加利福尼亚加州大学的办学体系,在大湾区内开办具有规模的分校。

  吴逊说,提出合作办学的建议,来源一种现实紧迫感。放眼全球以及内地,高校建设都在热火朝天的加大投入中。从长远来看,香港高校的国际地位能不能保持,目前难以定论。吴逊告诉记者,在周边都说当仁不让的紧迫建设中,香港高校要保持目前的国际地位就需要和内地高校更多的合作发展。

  吴逊指出,单从发展角度来看,首先面临的就是生源问题。众所周知,内地可以不断输出优秀生源,就目前香港高校的研究生来看,很多都是来自内地一流大学。在此基础上,这种研究可以再增量、加大,突破现有人才培养和科研规模。现实的难题是,要突破这个规模,如果只靠香港特区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就非常有限。

香港科技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吴逊 /胡若璋摄

  吴逊旭说,另一方面来说,开办分校可以让大湾区的师生群体加强了解,能够更畅通的互通、互访交流学习,让大家对于大湾区的发展能有更全面的了解。吴逊透露,现在,不少香港年轻人大学毕业后,执业的第一个想法还是留在香港。对于大湾区的机会,一是缺乏了解的渠道,另外主动的认识也还不够深入。简而言之,在大湾区开办分校的合作过程中,港青也可以更充分和自如的了解就业发展的新机遇。所以高校在推动大湾区建设中,就必须要促成这样的合作来促进他们的认识。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许长青认为,从国际经验可以发现,大学对区域经济的创新作用是显著的,创新型城市与世界一流大学往往都有很好的互动关系。他旭说,高等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意味着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三地共同建设粤港澳联合大学就显得尤为必要。

  许长青建议,教育部和广东省联合在粤港澳大湾区地理集合中心——广州南沙简历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特别合作区,即粤港澳大湾区联和大学,提升高等教育资源和科技资源的积聚力和辐射力。许长青说,联合大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实施学术交流、教师交流、实施课程开发合作,实施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打造教育培训基地。

  他进一步阐述表示,大湾区内的大学都可以去办学,香港大学可以开设课程,中山大学可以增设一个课程。置于学位学费的问题可以进一步协调。这样的做法有利于突破现有行政体制的一些障碍,充分发挥大湾区优势,引进一流的教育资源并吸引世界顶级实验室、高校或企业共建研发中心或实验室。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