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是个神奇而古老的茶区,近年来,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每年以新增50万亩速度向前推进,茶品质茶品牌向东部的有力推介,贵州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都日益提高,茶产业得以迅猛发展。更值得一提的是贵州悠久的茶历史、灿烂的茶文化是国内任何一个产茶省无法比拟和复制的。贵州高原远离祖国心脏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但这块茶叶热土是那么的神奇,距离茶树原产地和茶文化发祥地如此之近,作为贵州茶人,可以自豪的说,全国没有任何一个产茶省像贵州那样具有“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优良兼备的种茶生态环境。贵州省地质研究所和贵州省茶叶研究所等专业机构对省内95个茶场作名优评价时,认为贵州硅酸岩分布区是优质茶叶的优生地质环境区,优异的植茶生态环境孕育出了“贵州绿茶·秀甲天下”的香浓、味醇、耐泡的典型高山茶风格,以及勤劳朴实的各族山民之间形成的多姿多彩的、原生原汁、民族民间茶饮茶食和奇特茶俗茶礼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中华茶文化宝库中的多样性、多彩性、民族性和唯一性。千万年来世居在贵州高原的各族人民对中国乃至世界茶的文化传播和科技发展已作出了巨大贡献。如果说五千年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那么贵州民族民间茶文化特色鲜明,贵州各产茶县市茶文化亮点纷呈,而中国名茶之乡湄潭茶文化更加具有鲜为人知的闪烁亮点,初略挖掘,简单梳理,湄茶文化译释“一、二、三”。
一、一颗茶籽化石:1980年7月9日由贵州省茶研究所野生茶树调查课题组科技人员在晴隆西部高寒地区云头大山笋家箐发现一颗似茶籽化石的东西,1988年10月4日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鉴定为四球茶茶籽化石,时代属晚第三纪至第四纪。也就是说,这是一颗距今100万年的四球茶茶籽化石,是世上罕见的宝贝,这一发现对进一步研究中国的茶叶历史与茶科植物的发展演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为中国是茶的故乡,贵州是茶树原产地作了最权威的认证。可以自豪地说,它是世上独一无二的茶籽化石,堪称全球茶界茶文化最大亮点。
二、就是象山与火焰山:贵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多千万,然而在美丽湄江河两岸相邻的两座普通的小山上,潜藏着深厚的茶文化内涵。
先说象山,现属国营湄潭茶场打鼓坡分场,它以前是官山坟坡,荒凉无比,1939年9月经济部中央农业实验所与中国茶叶公司,为恢复中国传统茶叶出口以换取军需战略物资,派出张天福(茶学泰斗)、李联标(中国著名茶学家、中国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金阳镐(中农所麦作系驻湄潭负责人、技士、抗战前夕离湄留美任台湾农业厅厅长)、朱源林(中农所森林系驻湄负责人,技士,抗战胜利时任中央实验茶场第三任场长林刚返回中农所,由朱源林接任第四任场长,直至湄潭解放)等考察贵州茶区半年,辗转安顺、平坝、贵阳、惠水、*、遵义、湄潭等地勘察,最后选定湄潭,筹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茶叶科研机构,1940年1月20日由国民政府委任我国著名昆虫专家、哈佛博士、中农所病虫害系技正为首任场长,在1939—1949年十年中,聚汇国内四五十位茶、林、农、昆虫等专家,开创近代中国茶叶研究所生产示范,取得不少颇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并创办培训班和贵州第一所实用职业技术学校,先后开设茶、蚕、农科,培养出诸如刘其志、王正容、祝敬奇、牟应书等一大批茶叶栋梁之才,不能不说中央实验茶场建在湄潭,是近代贵州乃至中国茶科研茶产业的一个里程碑;更值得一提的是,象山不仅是近代中国一代茶叶大师过过的地方,还是近代中国大面积植茶的开山地,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茶树栽培制度改革的起航地,闻名全国的“密植免耕”速成优质高产栽培法,打破传统落后栽培技术,为贵州乃至全国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为贵州山区茶农尽快脱贫致富,为贵州近年茶叶崛起,起到无法估量的作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美丽的湄江河畔,海拔800多米的火焰山上建有被上海大世界评为基尼斯之最、总高73.8米的大茶壶实体建筑,以此为中心向外辐射形成了“天下第一壶茶文化公园”。公园将天下第一“壶”、秀甲天下贵州“茶”、天下第一“茶文化”三种“天”字号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唱响了“秀甲天下茶品质、海纳天下茶文化,诚聚天下爱茶人”的主题曲,并以弘扬世界茶道精神:“清”、“敬”、“怡”、“真”、“和”、“静”、“寂”为终身奋斗目标,让世界聚焦湄潭,让所有人都放心喝贵州原生茶。
三、 “三军文化”。所谓三军文化,就是在抗日战争特定条件下,红军、茶军、文军三军文化汇聚湄潭。即1935年元月由罗炳辉将军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九军团进驻湄潭14天;1939年9月由张天福、李联标、刘淦芝等一代茶师带领四五十名科技人员——茶军,在湄潭创建中国近代第一个中央实验茶场,直至新中国成立;1940年6月由竺可桢教授率领的浙江大学文军在湄办学7年。三军汇聚茶乡湄潭这块热土,形成一种文化孤岛现象。如果说红*征到湄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浙大西迁湄潭播下了现代科学文明的种子;茶军从东部茶区迁到西南小城湄潭,播下了茶产业和茶科技、茶文化的种子,在湄潭广阔的酸性黄壤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给千年缓慢发展的湄潭茶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1940年初,中央茶场刚成立,国民政府令该场试制战略出口物资——外销工夫红茶和绿茶,场里一边在象山开垦茶园,一边在湄潭农村收购群众茶青,专门加工外销红、绿茶,一年向当地群众分散零星的老茶园收购一万多斤鲜叶,从而极大刺激了群众恢复和发展茶叶生产的积极性;该场为满足浙大师生的需要,又从浙江西湖茶区借调两位师傅,帮助试制仿龙井茶(即今湄潭翠芽的前身),制茶季节浙大名流及社会各界常到茶场参观、玩景、品茶、吟诗,谁料到,浙大江问鱼、苏步青、刘淦芝等九君子在玩茶山品茶时留下60余首难得的茶诗佳作;浙大师生到该场参与茶叶科研活动,开创战时科教合作的典范;浙大学生在美丽的湄江河畔坐茶馆,边喝茶边看书做习题,更难料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李正道博士,当时就读湄潭浙江大学理学院,就喜欢上湄潭的“露天茶馆”,并在此成就功名。形成一道在抗战内地小城平安和谐亮丽的茶文化风景线,应当说,三军文化同时在茶乡湄潭显现,这不仅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而且在五千年中国茶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可以再次自傲地讲,是中国任何一个产茶省市县无法相比和复制的,应视为湄潭乃至贵州和中国茶文化浑厚凝重的一大亮点,它的文化价值和影响力,无可估量。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