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10日召开的河北省文联第十次代表大会和河北省作协第七次代表大会,在河北省文艺界引起强烈反响。广大文艺工作者纷纷表示,大会为河北省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践行“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服务人民初心,勇担培根铸魂使命,在出作品、出人才中取得更大成绩,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王东峰书记的讲话使我深受鼓舞。讲话中提到着力抓好创新理论武装,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学习提出了要求。”省作协副主席、评论家郭宝亮认为,抓好创新理论武装,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学懂就是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体悟蕴含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做实就是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作为一名文学评论工作者,要自觉地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文学艺术领域的各种现象正本清源、激浊扬清,真正做到好处说好,坏处说坏,敢于‘剜烂苹果’,使文学评论真正起到有效引导创作、引领风尚的作用。”
省作协副主席、作家李浩深有感触地说,对于文学创作和一切艺术来说,创新是其核心和灵魂,是其得以发展、具有魅力的根本所在。时代生活的发展是创新创造的源泉,是作家成就佳作的重要条件。火热的时代每天都发生着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变革的社会每天都有意外的惊喜呈现。作家应把握时代跃动的脉搏,在与人民群众心灵沟通中捕捉鲜活素材,在时代变革的洪流中汲取艺术灵感。只有自觉置身于时代的洪流当中,才能获得奋发的勇气,才能收获创新的果实。
“文艺工作者的舞台就在人民中间,只有扎根人民、服务人民,文艺作品才有旺盛的生命力。”省音协副主席、省心连心艺术团团长汪娟说,王东峰书记在讲话中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以强烈的思想自觉扎根人民、服务人民,就是要求文艺工作者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深接地气,承担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作为燕赵大地上的“文艺轻骑兵”,省心连心艺术团将始终与基层群众手牵手、心连心,一如既往地驰骋在河北大地上,以充沛的激情创作出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作品,把党和国家的政策宣传好,把美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群众。
“河北作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根燕赵大地,聚焦发展大局,潜心文艺创作,推出更多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讴歌伟大时代的文艺精品。”省作协主席、作家关仁山表示,广大作家要把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让自己真正沉潜进对新时代中国人民生活、命运和情感的深入体察思考之中,发扬河北文学的优良传统,努力打造更多具有中国气派、燕赵风韵,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进一步提升“文学冀军”在全国文坛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推动河北文学从“高原”走向“高峰”。
“文艺工作者担负着传承中华文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因此更要恪守职业操守,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省文联副主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易水砚项目传承人邹洪利表示,王东峰书记的讲话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守从艺初心,做真善美的传播者,这也正是文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文艺工作者要将“不当市场的奴隶”作为创作的底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十年磨一剑”的气魄创作出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情操、净化风气的精品佳作,努力让德艺双馨成为河北文艺工作者的闪亮名片。
省文联副主席、电视剧《最美的青春》总编剧郭靖宇深感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肩上的责任更大,信心更强。“文艺与时代相生相伴相依存。文艺创作只有与时代同步伐,才能引领时代风尚、攀登文艺高峰。”他表示,今后要认真履行艺术家的职责和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时代的滚滚洪流,记录抒写当今时代的宏伟史诗,全力以赴创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作品。打造好“最美”系列电视剧作品,将即将开机拍摄的聚焦扶贫干部的电视剧《最美的乡村》打磨成与时代同频共振、描摹时代风云的精品力作。(记者曹铮、肖煜)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