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港澳 >> 政情 速递 >> 阻差办公案 黄学礼被指助“弹珠人”逃脱

拖慢发展/英殖时期 刻意钳制高等教育

  萧国健生於上世纪50年代的香港,亲历英国殖民统治,见证香港回归。问及英殖以来香港的变化,萧教授说,最深刻的是教育方面,英国人对香港的整体教育管制比较严,包括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这归因於殖民时代中,如果我们的教育发展得蓬勃,他们(英人)就会失去一个统治的优势。

  英人忧失统治优势

  根据政府年报资料,1991年香港15岁以上人口中,未受过教育者佔17.8%,小学教育程度者有29.4%,达专上教育程度的仅佔8.9%。换言之,90年代初,本港拥有小学及以下学历程度的人士佔47.2%,几乎过半数。萧教授说:为什麼有人说英国殖民时期香港的秩序那麼好?因为有一半人都是小学生。

  高等教育方面,萧教授指,英人统治期间抓住香港教育发展的机会,当时香港有很多中学毕业生,甚至不少中学老师都是中学毕业,能进入大学的可算是精英。《香港高等教育》一书记载,1963年本港第二所公立大学即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但大学学额仍然相当有限,其时只有约1%的适龄人口能入读大学学位课程……所以大学仍然被视为培养精英的场所,高等教育仍然发展缓慢。

  大学学额不足,加上入学门槛高,学费高昂,高等教育的发展被遏制。萧教授分析道,殖民地时代,如果本地教育蓬勃发展,人人都学习过大学知识,社会进步便加速,英人便失去一个统治的优势。他又打比方指,当时有任职警队警司的英国人尚未读过大学,反问,如果你是英人警司,会否请一个手下(有大学学历),比自己厉害几倍的?所以要客观看待英国殖民的影响,不是所有东西都是好的。

  新时社报记者黎慧怡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