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法治 >> 孟建国:30多年把“供电运维”当成最大爱好

孟建国:30多年把“供电运维”当成最大爱好

孟建国:30多年把“供电运维”当成最大爱好 踏雪巡线。 陆祁国 摄

  (新春走基层)孟建国:30多年把“供电运维”当成最大爱好

  中新网吕梁1月29日电 题:孟建国:30多年把“供电运维”当成最大爱好

  中新网记者 陆祁国

  后天学习力强,工作责任心强,技术创新能力强,把供电运维工作当成人生中的最大爱好。在山西吕梁文水县供电系统,这几个“标签”如叠加到一个人身上,那一定是孟建国。

  春节期间,中新网记者走进国网文水县供电公司胡兰供电所,零距离面对54岁仍奔走在保供电第一线的孟建国。

  小创新对于安装驱鸟器的大作用

  胡兰镇喜鹊很多,春季经常在电网架空线路的横担上筑巢,阴雨天容易造成线路短路或接地,引起电网设备停运。长期以来,保供电驱鸟成了胡兰供电所职工的“必修课”。

  以往,供电职工巡线期间发现喜鹊在电杆上筑巢之后,都是先移除,等到线路因故障停运时才能抢时间安装风车式驱鸟器。如暂时遇不上停电,只能以常态化移除鸟巢方式应对喜鹊原址频繁筑巢。

工友演示孟建国创新改进的不停电安装驱鸟器工具。 陆祁国 摄 工友演示孟建国创新改进的不停电安装驱鸟器工具。 陆祁国 摄

  如何才能实现不停电安装驱鸟器?曾经一段时间,孟建国一直在琢磨这个难题。最终,他的一个小创新彻底解决了这个难题。

  “你看,绝缘杆前端为‘丁’字形,根据这个特点,特制两个套筒,一个14的,一个17的。”孟建国手里拿的套筒与普通套筒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其下方焊接了一截钢管。

  记者看到,焊接的一截钢管经过车床、铣床切割加工,与绝缘杆相连,只需更换一次套筒就可以实现不停电安装驱鸟器。2021年春季,该创新已在国网文水县供电公司得到全面推广。

  “现在看起来只是个小创新,但当初孟师傅为切割钢管,经常加班加点用角磨机切割,真是没有少费劲。”对于孟建国技术创新路上的辛勤付出,身为徒弟的胡兰供电所营配一班班长霍振辉比谁都清楚。

  努力两个多月治好跳闸“顽症”

  10千伏线路跳闸,对民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用电影响很大。现实中,很多供电运维人员都把少跳闸乃至不跳闸作为努力目标,孟建国也不例外。

  “2018年,10千伏线路运维职责下放到供电所。我们所辖区共有8条线路,跳闸现象较多,运维压力很大。”为让线路尽量少跳闸,孟建国一度在手机上安装了3个天气预报软件。下雨前一天,不管再忙再累,他都会和同事巡视所有线路。

  即便如此,孟建国还是遇到了一个大难题:每逢大风天气,10千伏8404上曲线经常跳闸。

  2021年2月,春节刚过,孟建国就着手排查10千伏8404上曲线顽固性跳闸原因。起初,他高度怀疑问题出在一个水塘上方的架空裸导线,但观察了好多次都无法找到原因。

  “凭经验解决不了问题,那就用笨办法。”孟建国用了整整一周时间,徒步仔细巡视了10千伏上曲线主线及所有分支线。让他郁闷的是,顽固性跳闸原因还是找不到。

  “顽固性跳闸不可能没有原因,一个办法行不通就换一个办法,非把硬骨头啃下来不行。”孟建国调整思路,申请公司运检部配发了34个跌落开关,分别安装到各个分支上进行观察。

  这一次,办法终于奏效。孟建国说,跳闸的根源如他所料,就在水塘上方那段架空裸导线上:B相架空线导线松弛,大风天容易与两边相碰线。

  历时两个多月,问题迎刃而解之时,孟建国直言“很享受那种转瞬即逝的小小的成就感”。更让他欣慰的是,从2021年5月至今,10千伏8404上曲线再也没有发生过跳闸。

  把“活到老学到老”当人生标配

  32年前参加工作时仅有中学学历的孟建国,能够成长为技术能手、创新能手,根源在于他坚持把“活到老学到老”当成人生标配。

徒步巡线,一天走十几公里是常事。 陆祁国 摄 徒步巡线,一天走十几公里是常事。 陆祁国 摄

  胡兰镇大象村实施“煤改电”工程期间,一户村民安装空气能取暖设备后,家中的电视机、节能灯等用电器具频繁被烧。空气能厂家技术员因多次尝试解决问题无果,投诉胡兰供电所的电能质量不合格。

  “我想不通的是,为什么别人家就不存在这种现象?”孟建国反复测试,确认电压、频率、波形三项指标均正常。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孟建国借来相位伏安表,在朋友的指导下对空气能设备投运前后该户的电力波形进行谐波测试,发现空气能设备启用后该户实测总谐波失真率最高数值达23%,远超过国标规定的380伏电压总谐波失真率不得大于5%的要求。毫无疑问,问题出在空气能设备电源主板上。

  起初,空气能厂家技术员对孟建国的提议心存疑虑,但在他们更换电源主板之后,这户居民家中再也没有发生过电器被烧现象。

  “供电运维是我的最大爱好,线路不跳闸是我的最大追求。”孟建国说,这个爱好与追求,激励着54岁的他继续奔走在供电一线。(完)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