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台湾 >> 聚焦两岸 >> 两岸三地再度合拍《半生缘》 预计今年与观众见面

余光中之后,“乡愁”何处安放?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12月14日报道称,台湾著名诗人、《乡愁》作者余光中14日病逝,享寿九十。

报道称,余光中日前已传出疑似中风住院院,肺部感染,后转进加护病房住院检查,14日传出逝世消息。

余光中在1971年写下的代表作《乡愁》,直到今天,仍然在海峡两岸广为传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的乡愁

2003年12月7日,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在纽约会见华人华侨代表。提到台湾问题,温家宝满怀深情地说,中国已解决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洗刷了百年耻辱,现在剩下一个台湾问题。浅浅的海峡,国之大觞,乡之深愁!海峡两岸的人都生在一个根上,都是自己的骨肉同胞。

温家宝总理的话语,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很多中国人都会背诵的这首《乡愁》。在海峡两岸,余光中一直以乡愁诗人著称。除了余光中,还有白先勇、席慕蓉、陈映真、郑愁予等许许多多以不同方式抒发乡愁的文学家。这些文学作品将两岸人民的心联结起来,滋养着中国人共同的乡愁文化基因。

作为台湾乡愁文学的代表人物,余光中创新了传统文化中乡愁的表达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独具一格的地位。

余光中的一生,是一代中国人颠沛流离的真实写照。1928年,余光中生于南京,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后,余光中随父母迁往重庆,并在那里度过了中学时代。抗战胜利后,余光中先后就读于金陵大学和厦门大学,随后在香港、台湾、美国有较长的生活和学习时间。如此丰富的人生履历,即使在人口流动频繁的当下也不多见,却属于余光中那代人的寻常。

要读懂余光中,必须读懂他眼中的文化乡愁。乡愁未必是实指的,不一定是南京、重庆、厦门、香港等具体的城市,而是一种虚化的对故土的留恋。在逃离战火与苦难的过程中,越是居无定所,越是容易激发乡愁情结,油然而生一种对精神家园的向往。

正是如此,余光中那代乡愁作家,不仅将积压在人民心中的离别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还毫无保留地抒发了期待国家统一的坚定意志。

余光中生前曾频繁往来于两岸之间,演讲、出书,以自己的行动促成两岸间的文化交流。

余光中曾说过,两岸文化交流在民间很热络,许多人在两岸来来去去,大陆也有很多人去台湾访问,两边读书的也很多。政治的问题比较复杂,可是文化没有阻碍,我们用的是同一种语言,血统都是相通的,过着同样的节日,中秋、清明、端午、春节,几千年的文化根基一直都在。

老一代人的离开会带走这份乡愁吗?

诞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乡愁》,与大时代背景是遥相呼应的。诗歌不仅表达了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更体现了余光中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两岸恢复往来,直到今天,两岸交流日益频繁,乡愁,已经不再成为困扰两岸人民的难题。无论做生意、旅游、还是其他的交流活动,两岸人民之间的往来越来越密切。正如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13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是两岸开启交流30周年,30年来的发展历程说明,要交流、要合作、要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也是任何人、任何事都难以阻挡的。

这也是两岸人民同时纪念这位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的老人的原因。可以说,余光中在海峡两岸乃至全世界华人文化圈广受认同,是历史的必然。

但余光中等老一代人的去世,会带走这种文化氛围吗?

不可否认,老一代人大部分都出生在大陆,后来被迫离开家乡,丰富而苦难的人生经历、中国人落叶归根的乡土观念,让他们天然地思念着故土。至今,那些两岸探亲的新闻,还是会让我们感动地热泪盈眶。

1949年离大陆去台湾的谢俊先生(左),1987年11月上旬回到江西南昌县尤口乡东谢村老家探亲,首先看望抚养他成人的三婶娘,但是婶娘已77岁,双目失明,看不见他的模样了(资料照片)。

但是,对于两岸的青年一代,能够在心灵深处拥有像余光中老一代人那样炽烈的乡愁,已经不是很普遍的存在了。如何让两岸的青年人更加深刻地理解这种血脉亲情,是我们当下必须思考的问题。

两岸青年要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余光中曾十分关注台湾青少年的教育和文化问题。

2005年,陈水扁当局提出调降高中教材文言文比例,遭到台湾文学界、教育界强力反对,余光中是其中先锋。他曾说,如果将文言文抛弃不用,我们将会变成没有记忆的民族。

今年,台湾当局教育部门再次审核新课纲内容,有意将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比例上限降为30%。余光中和超过5万位各界人士参与了反对削减文言文课文的联署,最终使得备受关注的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比例维持45%至55%不变。

台湾当局此举为何会遭到强烈反对?

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在今年9月13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就指出,岛内多数舆论都认为这不是一场单纯的文白之争,而是一些势力在文化和教育领域又一次去中国化的动作。其实质就是要灭其文灭其史,一点一滴地磨灭深刻在台湾社会中的中华文化痕迹,让台湾年轻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而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的共同精神家园,是两岸共同的根和魂。这也是以余光中为代表的各界人士强烈反对的原因了。

让中华文化不在年轻一代中泯灭,两岸青年的交流非常关键。在两岸恢复往来的的几十年中,各民主党派和各级政协都在为两岸青年群体的交流建言献策,并且付诸行动,收获颇丰。

就在本月11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会见新党主席郁慕明率领的新党大陆访问团时指出,在两岸交往中,要特别重视加强两岸青年群体的交流。青年是民族的未来,也是两岸的未来。我们要更多关注两岸青年成长,为他们提供更多交流的机会和舞台,让他们通过交流成为相互理解、共同打拼的好朋友好伙伴,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民族振兴注入动力和活力。

余光中的去世,不会带走乡愁文化的基因。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是两岸青年人对这位老人最好的纪念。

资料来源: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中青在线、人民政协网、解放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等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