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报》今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台湾社会以茫然和愤怒的心情告别纷乱吵闹的2017年,迎来了前景模糊的2018年。台湾依然陷入闷经济的漩涡而不能自拔。以目前的形势看,两岸关系丝毫没有改善的迹象,岛内民间投资也缺乏上升动力,都对今年台湾经济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台当局的职责应是为发展经济创设有利环境,但民进党当局却反其道而行之,为了一党之意识形态而破坏两岸关系,使新时社局势陷入不稳的状态,更吓跑了投资者。
评论摘编如下:
台湾社会以茫然和愤怒的心情告别纷乱吵闹的2017年,迎来了前景模糊的2018年。在新的一年,岛内各界最关注的焦点无疑还是经济问题。过去十多年来,台湾经济持续走下坡路,可谓王小二过年。民众原本寄望2016年政党轮替后台湾经济会出现新气象,但再次上台执政的民进党只知利用手中权杖清算政治对手,对改善民生和发展经济却是束手无策。台湾依然陷入闷经济的漩涡而不能自拔。以目前的形势看,两岸关系丝毫没有改善的迹象,岛内民间投资也缺乏上升动力,都对今年台湾经济发展构成严峻挑战。
回顾去年台湾的经济表现,台当局及民间研究机构纷纷把2017年经济增长率从2.11%调升至2.6%左右。这原本是一桩喜事,但台湾舆论却高兴不起来。不可否认,近几年台湾经济增长率多在2%上下徘徊,倘若去年增长率有2.6%,则是近年较大的增幅。然而,若与世界经济增长率相比,则犹如一盆冷水倒在岛内业界的头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全球2017年经济增长率调高至3.6%,而台湾经济增长率纵然被调升,也低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平均经济增长率高达6.8%,是全球经济增长率的两倍。但昔日的光辉一去不复返,台湾民众失落苦闷的心情可想而知。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台湾的预测是2.0%,而对新加坡是2.5%、韩国3.0%、香港3.5%,台湾在四小龙中倒数第一。难怪岛内舆论对未来经济前景并不乐观。
台湾经济持续低迷,固然是因为前些年接连爆发金融海啸、美债问题、欧债危机影响,以出口为经济导向的台湾也难以独善其身。然而,近年世界经济逐渐复苏,台湾却未能跟上全球经济步伐,主要是岛内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困难。去年宏达电为摆脱营运困境而向谷歌出售部分手机业务,正是台湾科技业走下坡路的缩影。
上世纪九十年代是台湾科技资讯业的黄金期。台湾也因此一度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但随着大陆科技制造业崛起,台湾科技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节节败退:一方面,科技业人才严重流失,导致研发、创新能力不足,缺乏自有品牌;另一方面,台湾当局紧缩劳动法规、束缚住服务业主管部门,和新经济时代松绑、开放管制、促使异业结合等趋势背道而驰,使本已陷入发展瓶颈的科技业雪上加霜。
其实岛内科技业面临的困境正是台湾经济衰退的缩影。这十年来台湾薪资停滞,导致人才出走的数量持续增加,降低了台湾的竞争力。而企业方面也因岛内五缺(缺水、缺电、缺工、缺地、缺人才)和六失(台当局失能、社会失序、立院失职、经济失调、世代失落、台湾失去总体目标),而大大降低投资意愿。台湾首富郭台铭去年就宣布,若无必要,不再投资台湾。岛内工业总会也指出,民进党执政一年来,五缺、六失有恶化的趋势。尤其当局在岛内再生能源发展未成熟的情况下坚持推行非核政策,引发供电不稳的疑虑,而一例一休的僵化休假制度扼杀了企业灵活安排人手的空间,严重影响日常营运。
最令业界忧虑的是,蔡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单方面破坏两岸关系共同政治基础,导致两岸联系沟通机制停摆,两岸关系陷入僵局,两岸货贸协商中断,台业界不能以较低的关税进入大陆市场,台湾方面也无法与其他经济体签署自贸协议,打破关税壁垒。
台当局的职责应是为发展经济创设有利环境,但民进党当局却反其道而行之,为了一党之意识形态而破坏两岸关系,使新时社局势陷入不稳的状态,更吓跑了投资者。
由于当局并没有改善两岸关系的意愿,可以预见,今年台湾经济发展恐难有明显突破。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