抿下一口茶,清清嗓子,轻拨三弦琴,清澈动听的古典旋律便从指尖弦间如流水般淌了出来。旋即,一段用地方方言唱出的传统西河大鼓名段《罗成算卦》便响彻舞台上空,周围群众一片静寂,等弦静音落方才响起如潮掌声……
这是记者近日在山东省阳信县城区一处广场上看到的一幕。这是一场由阳信县鼓书院专门组织的周末鼓书会,免费为当地群众提供传统鼓书演出。每逢周末,这样的鼓书会就会在城区的休闲广场上举办,由当地五项地方鼓书传承人轮番上台演出。
西河大鼓是北方较为典范的鼓书暨鼓曲形式,源于清代中叶,曾流行于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区。与过去风靡一时的场景相比,如今西河大鼓已是逐渐式微,精通者稀少,面临失传的风险。在阳信县,和西河大鼓一样面临失传的还有另外4项地方鼓书,毛竹板书、渤海大鼓、木板大鼓和鲁北大鼓。
据阳信县文化馆馆长周和平介绍,除了西河大鼓是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外,其余4个地方鼓书均是滨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这些鼓书在阳信和周边地区都非常受欢迎,民间艺人也很多,观众特别喜爱。但随着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观众们的选择空间更大了,传统鼓书的吸引力也弱了。”周和平说。
今年73岁的毛竹板书传承人李洪儒从16岁开始拜师学艺,历经3年才学成出师,是当地毛竹板书年龄最大的传承人。李洪儒说,上世纪50年代阳信县曾有一个专门的曲艺团体,不仅技艺精湛,而且名动四方。但受到现代传播途径和文化多元化的冲击,迫于生存压力,这个团体在上世纪80年代解散,当地从此鲜见这5个地方鼓书的表演。
“解散之后我偷偷地哭了好多次,想着这门艺术可能在我们的手里丢了,就特别难过。”李洪儒说,由于年龄普遍偏大,又没有务农的经验,他和其他几位传承人只能做点小生意维持生计。
2009年,阳信县挖掘和保护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这5大地方鼓书的传承,专门成立阳信鼓书院。通过寻访民间老艺人,将25位民间传承人集中在一起,一方面照料这些老艺人的饮食起居,一方面促进相互切磋交流,并新创许多适应当下的新书段。李洪儒说:“要不是组织起鼓书院,民间艺人还是一盘散沙,我们这些老艺人还不知道上哪里去了。虽然年龄大了,但是往台上一站精神就来了,现在一场演上两个小时完全没问题。”
周和平说,阳信县鼓书院现在是当地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送文化下乡的重要部分,平时艺人们交流和创作,周末便下乡演出。
虽然成立一家鼓书院将5项地方鼓书保留了下来,但依然有一个难题萦绕在所有老艺人的心头——当初的25位老艺人在世的只剩下20位,而且都难以找到新的传人。在每次周末鼓书会上,他们都会在舞台醒目处贴上一张收徒启事,但效果甚微。
周和平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只有少数几个人愿意抽空跟着老艺人们学习这些传统艺术,招不到甘心长期学艺的徒弟。“现在只能把老艺人们集中在一起抱团求生存,但这5大地方鼓书还能传承多久就难言乐观了。”(记者 席敏)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