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民风民俗 >> 牛轭上的红色牛尾巴

中元节节俗有哪些?

网络配图

中元节的节俗,围绕着礼敬亡灵这一中心,既有个人/家庭层面上的仪式活动,也有组织/社区层面上的。

    祭祖    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中元节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需要祭祖。这种祭祖行为是敬祖祀先、事死如事生传统伦理的一种体现。时逢小秋的农作物收获,也正好把丰收的喜悦与祖先分享。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说: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    祭鬼    清明与中元都祭祀祖先,但中元这个鬼节与清明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但旨在让故去的先人早日解脱超生,而且还顾及孤魂野鬼。所以普度亡魂,是七月十五这个特殊日子的关键词。    在盂兰盆会中,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叫做放焰口。焰口就是佛教所谓地狱中的饿鬼,这项活动的目的是超度亡灵、为孤魂野鬼施食。放焰口在黄昏或晚上进行,活动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可达次日凌晨。先由僧人诵经、做法,最后由主持用米粮、净水在四周挥洒,为鬼魂施食。    在浙江的一些地方,民间于此日在地上供施酒食,叫施野鬼食,在路边焚烧纸衣,叫施野鬼衣,有的还焚烧纸车、纸马,意在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气,让他们找见归去的路,速速离开。    城隍出巡    明清年间,老上海在每年的清明日、七月半、十月朝(十月初一)都会举行祭坛会,有声势浩大的城隍出巡,老上海俗称其为三巡会。    七月半这日,跟其他两日一样,由城隍神率同新江司、长人司、高昌司、财帛司,从邑庙(城隍庙)出发,地方官在前为其清道,行至西门外邑厉坛赈济孤魂。    城隍老爷出巡的仪仗舆从十分壮观,有活人装扮的皇隶到诸鬼相,还有旗锣队、花灯队、高跷队、彩船队等等,走遍城内的主要街巷,好像是一出声势浩大的阳间阴府时空穿越的戏剧。    河灯度孤    中元节放河灯,据说是从上元节(元宵节)的张灯习俗而来。民间认为,上元是人节,中元是鬼节,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所以上元张灯在陆地,中元就是在水里了。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用木、纸、荷叶等做成荷花形状,中间点上灯盏或者蜡烛,有的还在灯上写明亡人的名讳,放于水中,任其漂流,为的是给亡魂照明引路,让他们早日到达理想的彼岸。七月半之夜,放河灯的人多,看河灯的人更多。夜色中萤火万点,煞是好看。而人们也相信,如果一盏河灯在水中沉没,那就是一个亡魂已经投胎转世,而如果灯漂得很远或者靠岸,就代表着亡魂到了彼岸的极乐世界。这就是放河灯所寄托的美好祝愿。 (责任编辑:浮生若梦)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